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的社會

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課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和論斷。為了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重要講話精神,我們組織了一組闡述這些新的思想、觀點和論斷的文章,陸續在本欄目刊登。最近,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專題研討班上強調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我們不斷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是民主法治社會。和諧社會,就是要尊重人民民眾的創造精神,讓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使各種積極因素得到充分調動;就是要有效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確保社會的穩定團結;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各個方面民眾的利益。說到底,和諧社會就是要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因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是民主社會。同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本質上還要求實行法治。和諧社會要求社會依照既定的規則有序運行,反對社會的無序化與無序狀態。法治是社會有序運轉的重要保證,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法治社會中最重要的規則是法律規則。法律是所有社會規範中最具有明確性、確定性和國家強制性的規範。依照法律規則來治理社會,人們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會就有了和諧的基礎。因此,也可以說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是法治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終都是為了實現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社會和諧與否的最終決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和最終利益的社會,才具有最深刻的民眾基礎。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參與的前提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建立起來。民主是和諧社會得以長期維持與維護的根本保證,是和諧社會的努力方向與理想目標。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徑。和諧社會是社會矛盾能夠獲得及時解決的社會。在法治社會,法律為社會提供了明確的行為規則。嚴格地遵守法制,社會矛盾和衝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減少,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法治的意義不僅在於可以減少矛盾,而且還在於可以有效地解決矛盾,使已經產生的紛爭能夠得到及時解決,使不和諧的狀態歸於和諧。從減少矛盾和解決矛盾這個意義上講,法治就是達成和維繫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與路徑。胡錦濤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就是要使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讓人民民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民主法治是目標與手段的統一,是社會主義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要實現的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為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進一步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