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飛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為思維方式;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三是把和諧作為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高度重視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高度重視借鑑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從而能夠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我們黨的又一次重大理論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認識,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最重要內容。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探索和認識,開始於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針對照搬蘇聯經驗在實踐中出現的弊端,毛澤東同志帶領全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要探索適合我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道路。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等關係上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後來的探索中發生了一些失誤甚至是嚴重挫折。但總的看,這個時期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正確思想,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斷然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形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一系列新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就是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中首次提出並加以論述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現代化建設不能搞單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綜合平衡和協調並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所包含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目標,就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新成果。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們黨肩負的新任務,全面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十二大關係,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明確提出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和發展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認識。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和奮鬥目標,全面論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徵、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以及需要進一步在理論和實踐中探索的重大課題。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飛躍。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論述未來社會的篇幅雖然不多,但是他們關於未來社會建設的思想內容非常豐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點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資本主義創造的文明成果雖然超過了以往一切社會,但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而產生了各種問題和弊端,說明資本主義社會決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只有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二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社會真正實現和諧的“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三是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社會占有,有計畫地組織社會生產,人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社會和諧程度大大提高。列寧領導俄共和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在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列寧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科學而合理地支配社會的生產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勞動者過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寧還論述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民眾的建設熱情;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幫助農民,而且能夠解決城鄉對立;必須發揚民主,改革國家機關,反對官僚主義,加強社會管理和經濟核算;等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無疑為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前進方向,然而他們不可能為我們提供全部現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們在實踐中繼續不斷探索,要靠我們密切結合中國國情加以回答。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此做了積極探索並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從而為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這是在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和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出現“四個多樣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深刻闡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明確指出它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關係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這就是: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尊重人民民眾的創造精神,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必須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民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這六條重要原則高屋建瓴、求真務實,為我們在實踐中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對人類文明中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鑑理論創新決不是割斷歷史,決不是離開人類文明成果的花樣翻新。我們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實現理論創新。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關於和諧思想的寶貴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臘哲學家很早就把“和諧”作為哲學的基本範疇;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句名言佳句:什麼是最美的———和諧;柏拉圖提出了“公正即和諧”的命題;亞里士多德認為,中等階層對國家政權的穩定與社會和諧起著重要作用;黑格爾用矛盾、差異、對立、同一等範疇深化了對和諧的認識;等等。講西方的和諧思想,不能不講空想社會主義關於和諧社會的主張。1803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發表了《全世界和諧》一書,提出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是“和諧制度”。書中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諧,指出它必將被“和諧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進行的共產主義試驗,也以“新和諧”命名。1842年,德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一書中,把社會主義社會稱為“和諧與自由”的社會,並指出新社會的“和諧”是“全體和諧”。我國歷史上也產生過許多關於社會和諧的思想。比如,孔子說過“和為貴”;墨子提出“兼相愛”;荀子提出“和則一,一則多力”;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務使天下共享”的社會;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上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來廣大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然,在存在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舊制度下,這些理想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儘管如此,清醒的馬克思主義者仍然可以從中吸收和借鑑有益的成果,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吸收和借鑑古今中外關於社會和諧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諧作為思維方式。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二是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為一種治國方略。應該看到,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狀態,不是一種社會形態,它既可以體現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又可以體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我們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長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和諧的程度,這是我們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由於我國現實社會出現了不和諧狀態才提出這個重要任務的;恰恰相反,我們黨正是把握了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握了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把握了最高社會理想與現階段綱領的統一,才主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戰略任務的。三是把和諧作為調整人際關係的規範。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顯得特別突出。比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成為千百年來我國人民代代相傳、廣泛認同的格言或規範。我們黨非常重視發揮道德規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把誠信友愛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胡錦濤同志在部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時,強調要把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並且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對於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極其重要的。綜上所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在國內外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必將有力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進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