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教育辦公室2024年工作計畫

4、大力開展理論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積極創造條件,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邀請相關名師、專家開專題講座、作學術報告,儘可能多地為老師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同時不斷強化教育教學的互動、開放,定期組織開展與其他單位多層面的業務交流活動;深入推進“書香校園”教師讀書富腦行動計畫,努力打造“學習型”教師團隊,做好學校和教師個人高質量地訂購有關專業書刊的工作,為老師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進一步豐富教師自身的專業理論積澱,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提升。

5、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一是要要健全完善班主任培訓、聘任、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建立班主任工作檔案,將工作實績與表彰獎勵、晉級晉職、提拔重用相結合;三是本年度將從規範班級管理體制、班級文化建設、班主任工作培訓、班主任工作評價等方面入手提升班主任能力素養,四是教辦每個學期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及畢業班後期管理經驗交流會。

6、加強薄弱學校的師資建設。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到師資薄弱的偏遠學校支教,堅持優秀教師送課活動,加強片區學校研討,實行城鄉教育共同體捆綁式評價,提高薄弱學校的師資水平。

7、完善教師個性社團組織。大力倡導教師“一專多能”,拓寬教師知識面。組織舉辦全街道教師才藝展示活動,繼續組織開展“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評比活動。80%的教師自主利用部落格進行對話交流,組織開展教師優秀博文評比活動。

8、以《萊蕪市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登記證書》為總抓手,正確掌握學分管理的方法,充分發揮學分管理機制的作用,增強教師的主觀性、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從而推動以上各項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強化德育創新,形成學校德育特色。

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機制,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同負責的德育工作體系。

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重點,主抓規範,完善學校“三風”建設。進一步組織學生深入學習《中國小生守則》和《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深刻領會其內涵,將《守則》和《規範》分解細化,並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健全完善多元評價制度,積極開展各類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認真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綱要》的要求,加強心理諮詢室建設,完善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充分發揮團隊主陣地作用,積極探索以團隊活動為載體的校本課程,利用好學校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班級園地等,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創建書香校園、文明校園。

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路,營造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加強家長學校及家長委員會建設,完善家長學校教育工作機制,規範家長委員會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其參與和管理職能,落實學生家長參與學生基礎素養評價工作制度,適時召開家長會;堅持家訪制度,加強家校溝通。一中、中小繼續開展“家長開放周”活動,其他學校逐步實行開門辦學。

加強活動建設,充分利用節假日和傳統節日這一教育資源,做到活動系列化,形式多樣化,內容富有針對性。將學生“辯論賽”活動常態化。

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宣傳成就、展示形象”的原則,加強通訊員、信息員隊伍建設,認真做好教育內部信息報送、編髮、上傳,及時報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工作實績、教育典型以及重大事件。完善制度,努力提高“嬴周刊小記者”採訪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