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救災救濟處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

2、冬春困難民眾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把冬春困難民眾生活安排作為最現實最緊迫的民生工作抓緊抓好,全市冬春困難民眾生活得到切實保障。一是摸清底數,制定方案。組織各縣區、鄉鎮反覆摸排核實,全市缺糧人口23978戶、51913人,缺糧6246755斤;缺衣被人口21125人,缺衣14697件、缺被11652床。建立《冬春困難民眾花名冊》,在媒體公開市和各縣區救災熱線,以合政秘檔案下發《全市冬春困難民眾生活救濟實施方案。二是落實資金,開展捐助。按救濟糧每市斤1.4元、棉衣每件50元、棉被每床100元計算,及時下撥冬令款和春荒款,由各縣區通過政府採購集中購置衣被口糧,秉著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將衣被口糧發放到困難民眾手中。三是及時救助,加強督查。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區別情況,對因遭受輕災造成臨時缺糧的一般農戶通過大力開展生產自救解決,政府加以引導,提供服務;對受災較重造成缺糧、自救能力薄弱的農戶,通過生產自救、互助互濟和政府救助相結合的方法解決;對既缺糧又完全沒有自救能力的五保戶、優撫對象和低保戶全部由政府救濟和發動社會力量捐助加以解決。市民政、財政、糧食、審計、監察等部門將適時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各鄉鎮的救災款、冬令春荒口糧到位情況和各項救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同時要求各縣、鄉鎮嚴格救災款物發放程式,對災民救助全面實行《災民救助卡》管理,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接受民眾和社會輿論監督,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四是慈善超市救助,“兩節”開展慰問。1月21日,搶在暴雪封路前,組織貨源,在全市設立51個發放點,對近萬戶城區一類低保家庭發放了價值300萬元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廬陽區針對困難民眾實際,採取多種方式,把救助工作做到家,把米麵油送上門。“兩節”期間,組織開展慰問和送溫暖活動,確保困難民眾過個和諧年、安詳年。

3、全市雪災倒房重建工作紮實高效

今年全市計畫恢復重建雪災倒塌民房2256戶、5300間。4月18日全市開工率達到100%。截至5月22日統計,全市雪災倒房重建已經竣工2075戶4896間,竣工率達92%。省民政廳《關於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對雪災倒房重建工作批示的通知》(皖民電〔XX〕71號)檔案對我市雪災倒房重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通報表揚。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3月18日召開了全市救災救濟暨雪災倒塌民房恢復重建工作會議,以合政秘[XX]17號檔案印發了《××市XX年雪災倒塌民房重建工作實施方案》,全面部署了雪災倒塌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各縣區都召開會議,出台相應檔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受災鄉鎮政府是災民建房工作的責任主體,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每個建房戶由鄉鎮安排專人負責災後重建具體工作,層層分解細化,實行倒房重建領導幹部包保責任制,縣級領導包到村,鄉鎮領導包到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楚,工作到位,確保全市災民建房工作有計畫按步驟快速實施推進。

二是因地制宜,周密規劃。做到“三個結合”和“四能四不一尊重”即:近期救災與遠期減災相結合,與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515敬老工程”建設相結合;集合地形、地貌和人文習俗,做到能集中建就不分散建,能選擇高地就不在低洼地建、能遷建就不在原地建、能建好的就不建簡易的,同時也充分尊重民眾意願。特別是各地將災民建房與“515敬老工程”相結合,如肥東縣將79戶五保戶納入“515敬老工程”集中建房,肥西縣將108戶五保老人全部就近遷入敬老院,補助資金直接撥付敬老院,用於敬老院建設與發展,較好地實現了資源整合,相互推動,對於推進當地新農村建設也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