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救災救濟處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

實行“三結合、三統一、三落實、三幫扶”:一是通過堅持“三個結合”,即堅持重建工作與落實國家政策、與新農村建設、與“515敬老工程”相結合,做到了重建規劃科學;二是通過堅持“三個統一”,即統一重建原則、重建條件、重建標準,做到了重建對象準確;三是通過堅持“三個落實”,即落實宅基地、落實施工隊伍、落實包保責任,確保了建房進度與質量;四是通過堅持“三個幫扶”,即鄉鎮、部門結對幫扶,親友鄉鄰資助幫扶,村組黨員幹部投勞幫扶,有效整合了資源。

肥東縣制定災民建房公示制、周報制、通報制、領導幹部簽訂包保承諾書制等四項制度,採取縣領導包村、鄉鎮領導幹部包戶,村(居)包落實的工作思路,各鄉、鎮倒房重建戶由各鄉鎮領導幹部全部包保,鄉鎮領導幹部和倒房戶簽訂包保承諾書,包保責任人主要對倒房重建戶實行“四包”即包進度、包質量、包完工、包入住,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公示、統一模式(外粉、做滴水坡)、統一懸掛“重建家園”標牌(按鄉鎮編號)、統一打卡發放建房資金,加快雪災倒塌民房重建進度。

六是分類指導,確保質量。根據市政府檔案精神,對不同類型的倒房戶執行不同的補助標準,我市各地在認真查災核災的基礎上,摸清底數,根據倒房戶的不同類型進行區別對待:對有自救能力的一般倒房戶、相對貧困戶等主要是做好規劃引導和協調服務工作,在資金使用上堅持“先建先補、不建不補”,長豐縣對不願建房的一般倒房戶由鄉鎮與其簽定保證書,體現了對倒房戶個人意願的尊重;對倒房戶中的五保戶、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各地都作為重點救助對象,實行優先確保、重點解決,由村里統一組織建築隊,或由村里擔保賒購建築材料,完工入住後一起結帳,全程負責五保戶建房,解決了五保戶建房的後顧之憂。為確保災後重建房屋質量,提高建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按照《安徽省農村災區倒房重建質量要點》規定的標準,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對集中建房點實行工程監理制,確定專門的技術監督人員,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對受災民眾分散自建的,確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巡迴指導和質量監督,確保倒房恢復重建工程質量。為確保集中建房的質量,長豐縣聘請了退休的建設局幹部等專業人員到各集中建房點實地察看建築過程,監督建築質量。

4、全面完成全市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排查工作

按照《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農村困難民眾危房調查統計工作的通知》(民辦函【XX】69號)及省民政廳《關於開展農村困難民眾危房調查統計工作的通知》(皖民電【XX】59號)要求,召開三縣四區三個開發區分管局長、救災辦主任會議組織開展了全市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排查工作。迅速組織力量,深入一線,進村入戶,實事求是地調查統計和填寫報表;救災處加強督促指導,進行隨機抽樣核定,嚴格把關,確保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全市嚴格按照民政部制定的統計說明、《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情況登記表》和《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情況統計表》規定,實事求是地調查統計和填寫報表。經排查,全市農村困難民眾危房25143戶67487間,其中分散五保5015戶9806間,低保戶6282戶17118間,一般困難戶13846戶40563間。

5、“515敬老工程”跨越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