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廣新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畫

7、自我加壓促發展,努力開創xx文博事業新格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全市文博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一是重點文物維護修繕工程穩步推進。全面完成瀛園整體環境的改造提升工程,有效改善了觀眾的參觀環境,激發了民眾參觀熱情,獲得市民一致好評;徐氏宗祠、盧忠肅公祠、吳仕楠木廳等繕工作進展順利,周王廟整體修繕和別院改造工程啟動招標。二是重視發揮歷史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全面做好城區6個文物點的免費開放工作,按照一月一展的目標要求,先後舉辦了“畫馬迎春——何秀剛、史晴峰、羨石作品展”、“為生命助行——梁東梅個人油畫展暨作品義賣會”等8個展覽。1至6月,城區各文物開放點累計接待觀眾近8萬人次。三是成功舉辦“xx窯古代陶瓷學術研討會”和“xx窯古代陶瓷標本展”。聯合xx民間收藏界人士與中國古陶瓷學會,成功舉辦“xx窯古代陶瓷學術研討會”和“xx窯古代陶瓷標本展”等活動,組織編印了《xx窯古代陶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和《xx窯古代陶瓷標本集》,編輯出版了《荊火相傳——xx民間收藏古代陶瓷集粹》,全國文博界和民間收藏界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研討交流,收到專題論文25篇,湧現出一大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研討文章,極大的豐富了xx窯陶瓷研究的文庫。《中國文物報》、《中國文化報》、《無錫日報》等眾多媒體對此次研討會進行了集中報導。四是鄉鎮文物保護保護成效日益顯現。強化鄉鎮政府管理本轄區文物事務的責任和理念,組織開展了“‘知我文物,愛我家鄉’xx文物(圖片)鄉鎮巡迴展”服務鄉鎮的活動,為改變鄉鎮地區文物信息匱乏做出了新嘗試;組織開展巡查調研和文物複查,指導搶修了丁山鮑氏舊居的磚牆門、周鐵張氏宗祠第三進建築、太華鎮北川張氏宗祠等10多處急需維修的文物。起草下發《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控制單位危舊房屋排查工作的通知》,收到9個街道(鄉鎮)上報的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控制單位危舊房屋17處。五是認真履行職責使命。邀請浙江省博物館、南京大學等專家教授來宜考察原省宜中出土宋代佛教窖藏文物,明確文物價值,啟動了研究工作。組織舉辦“紀念新魏體創始人陳祿淵新魏體書法作品展暨紀念座談會”,明確了陳祿淵作為新魏體創始人地位,為陳祿淵和新魏體正了名,為xx“書畫之鄉”增添了新亮色。六是博物館籌建工作有序推進。民間捐贈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舉辦xx陶堆花技藝傳承人李守才藝術精品捐贈儀式等3次民間集中捐贈活動。名人館藏品徵集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邀請到了吳冠中、徐鑄成、朱宣人、儲安平等名人後代先後來宜,將珍藏多年的名人物品無償捐贈給博物館。截至目前,已徵集到各類藏品累計近1400件,其中名人物品940件,為名人館展陳提供了強大的實物支撐。七是深入開展展陳文物揀選工作。完成了700多件移交文物的入庫鑑定,至此,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總計達XX余件,根據不同歷史時期和文物類別篩選出可供展陳的文物200餘件。聘請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復專家來宜組建文物修復工作小組,完成了第一期97件館藏文物的修復工作;派遣專家赴蘇州監管相國牌坊的修復工作,完成了蔣澄墓碑修複方案的制定。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科啟動了xx市古文獻搶救性科研項目。八是以紫砂申遺工作為引領,整體提升非遺工作水平。根據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重點工作安排,通過多次對上爭取,並經市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協商決定,正式著手開展了xx紫砂陶製作技藝申報世界非遺工作,明確了申報名錄,編制了申報材料初稿。紮實推進非遺名錄建設。完成了第四批無錫市級非遺項目的申報和第三批xx市級項目的申報評審工作,新增無錫市級項目7個,xx市級項目10個,xx省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編制完成了《xx紫砂陶製作技藝(XX-2023)保護規劃》、《梁祝傳說(XX-2023)保護規劃》和《xx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

8、打響兩個品牌,“中國陶都”、“書畫之鄉”展示人文魅力。一是著眼做大做強,打造陶瓷文化神聖殿堂。積極擴大陶博館知名度和影響力。充分抓住xx陶博館成功申報中國紫砂博物館這一歷史契機,進一步打響“陶都”品牌,隆重舉辦中國紫砂博物館“揭牌”儀式暨陶藝名家捐贈作品展,接收工藝師以上職稱的陶藝名家無償捐贈的作品近400件,極大豐富了陶博館藏品數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新建藏品庫房大樓土建施工及主體驗收,並進入配套施工階段。籌建啟動“顧景舟藝術館”。廣泛開展紫砂文化宣傳交流活動。先後赴山東聊城、青島組織舉辦“中國xx陶藝五朵金花齊魯展”,與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紫砂藝術文化高級研修班”,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暨“第三屆中國·福州海峽著作權(創意)產業精品博覽交易會”等九個陶藝活動。二是著眼未來發展,“書畫之鄉”品牌建設步伐堅實有力。與中國美協聯合舉辦“翰墨xx·全國中國畫名家畫xx”活動。先後組織來自各地的40多位中國畫名家,圍繞xx人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當地古代名人名事等題材進行2次現場採風創作活動。為傳承弘揚xx悠久的書畫傳統,更好地賡續“書畫之鄉”美名,更好地服務即將建成開放的xx新美術館探索出了新路。積極和中國“美術報”、省國畫院進行對接,協助開辦‘美術報吳冠南大寫意花鳥畫研究中心”,濃厚了xx“書畫之鄉”學術氛圍;與省美術館、省徐悲鴻研究會聯合舉行“感悟生活——xx省美術館作品展暨xx省美術館xx專業指導示範基地掛牌儀式”、“歷屆徐悲鴻獎獲獎作者精品展”等高質量大型展覽,我市成為xx省美術館在xx設立專業指導示範基地首個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