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新聞編輯工作總結

隨著學校品牌建設暫時告一段落,預示著本年度已經過去了二分之一。回首這半年來的工作有不足,也有收穫。

作為一名新聞專題中心的責任編輯,我始終將節目質量放在首位。要說不足,首當其衝就是上半年度選題策劃方面沒有突破。對於新聞事業來說,選題至關重要,只有策劃出好的選題才能帶來一定的收視率,而上半年工作中策劃的選題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沒有亮點,說到底就是沒有創新。思考其原因,節目做久了已經進入了一個定式化思維,例如遇到投訴就會按照採訪投訴者然後再採訪被投訴者這種模式去做節目,遇到突發就會事發現場目擊者然後採訪當事人方式去做節目等等。久而久之做節目的人都沒有了激情,更別說看節目的人。如果說客群一旦認為電視節目內容大量同質化,那么離節目死期也就不遠了。所以下一階段的工作就是要研究如何跳出原來的框框,讓老套的題材做出新花樣來。

要說收穫,那就是上半年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活動。前前後後經歷了最美教師、教育年度人物、出國留學資訊展、省錫中詩歌朗誦會、錫師附小入隊儀式等等活動,可以說每次活動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歷練。有的活動鍛鍊了自己組織協調能力,有的活動鍛鍊了自己節目評審能力,雖然活動中多多少少會暴露出一些問題,但經過摸索總結,這些不足之處就會成為我寶貴的財富,讓我穩健的成長起來。

除了參與活動帶來的收穫,另一大收穫來自新媒體的摸索。今年中心將新媒體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對我來說是有一定壓力的。雖然平時對於這些技術層面的東西會去研究,但這種新媒體技術如何與傳統媒體嫁接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難度不小,難就難在可借鑑的地方又不多,所以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從開始實名認證,到冬粉的不斷增長,每一次歷程都是一次挑戰。好在新媒體建設團隊大家彼此間都能群策群力,勁往一處使,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能讓目前的新媒體建設一直不斷向前,大家為此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受益匪淺。

第三個收穫就是優秀節目送評。自從中心將這一塊的工作交給我來督促完成,我就一直如履薄冰,就怕挑出的節目不能代表大家的製作水準,還怕送出去的節目不能拿到很好的成績。掌握各個獎項評審們的口味成了關鍵。好在經過幾年的節目選送,我慢慢的了解了什麼樣的新聞獲獎機率高。在今年的節目挑選過程中,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幫助大家去修改作品,雖然評選結果還沒出來,但從參與者的反饋情況來看,修改後的節目可看性高,獲獎機率明顯增大。關鍵是在修改過程中,經過大家的探討,我和作者都清楚了解到同一類型的新聞如何做得更加好看。

下半年對於新聞專題中心來說應該說是充滿了機遇,首先設備的提升使得很多節目製作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特別是虛擬演播室的到位。一個節目除了有內容的支撐,更重要的是包裝和呈現方式。我們欄目以前總是給人一種鄉土氣息,從今往後我們要努力扭轉大家的這種印象。演播室新布局相信已經能讓大家耳目一新,接下來我們要在節目拍攝上面抓質量。一是要求除突發類新聞以及投訴新聞以外的新聞儘可能使用三腳架拍攝,這樣畫面質量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二是想辦法為現場記者配備統一服裝,並且規定除一些確實出現場困難的,其餘新聞一律要求出現場。相信通過這個方法,我們會慢慢擁有一支現場把控能力強的記者隊伍。三是要求每位記者每年必須拿出一篇達要求標準的送評新聞節目,如果沒有的話年終獎做相應的打折。

除了節目質量的把控以外,還要在形式上推成出新。目前欄目雖然都會強調頭條報導的概念,但是呈現出來的感覺卻與其它新聞區別不大,我覺得主要是缺了一點元素,這個元素就是評論。既然我們要重點打造頭條,那么我們就應該針對這個頭條報導配以評論,而這種評論必須在形式上與後面新聞的編後明顯區別開來。我在想是否可以讓這個評論看起來類似縮微版的視點,關鍵評論人員的選擇上要打破現有視點的嘉賓選擇模式,不然就會出現無嘉賓可用的尷尬局面。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評論員隊伍,或者是讓熱心市民在微信上報名來參與到演播室錄製相關評論,同時隨著新聞節目的準直播進程,我們可以同步反饋一些網友們對此的評論觀點。總而言之要觀點的多樣化,最後靠主持人來引導出主流觀點。建議這個頭條報導評論員一周一換,不要每天都換。

編輯推薦:
新聞編輯年度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2017新聞編輯年終個人總結範文
報紙新聞編輯2024年個人工作總結
2016報紙新聞編輯年終個人總結範文
最新新聞編輯工作總結精選
2014新聞編輯年終總結
新聞編輯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高級新聞編輯個人年終總結範文3000字
報紙新聞編輯個人年終工作總結例文
電視新聞編輯年終個人總結範文
廣電新聞編輯年終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實習新聞編輯年度總結範文
新聞編輯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網路新聞編輯實習總結
報紙新聞編輯2024年度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