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主持人串詞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領導,各位對禪茶文有正知正見的專家、學者、居士,各位茶道界的朋友們:

在這莊嚴古寺,祖師道場,佛門聖地,在我們的共同期盼中,“天下趙州” 禪茶文化 國際學術

交流會議,隆重地開幕了!

在會議開始之前,我先吟誦一首淨慧大和尚的禪詩:

燕山修水隔天涯,明月清風共一家。千古禪林公案在,逢人且說趙州茶。

首先,讓我們感恩三寶,感恩政府,感恩上淨下慧老和尚的加持,感恩正信居士的支持,我們今

天才能夠在這裡,從容感受、欣賞、品味 禪茶一味。

大家知道,“吃茶去”是唐代趙州大師的公案,被禪門看作是“趙州關”,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

的歷史。而現在,時逢金秋十月,正是燕趙大地碩果纍纍的大好季節,更是趙州禪茶芳香四溢、惠澤

十方的吉日良辰。

趙州大師的“吃茶去”成為“禪茶一味”的精神的源頭,由此也奠定了柏林禪寺作為“禪茶一

味”發源地的崇高地位。從此,中國的禪,中國的茶,開始跋山涉海,惠及鄰邦,它不僅哺育了日本

的禪茶文化,而且也哺育了韓國的禪茶文化。

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山高水長,成為兩國人民增強了解、增進友誼的黃金紐帶。在中韓兩國的

文化交流中,趙州的禪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趙州大師在韓國被尊為韓國曹溪禪的祖師。

在韓國釜山海印寺的最高處,立有 98 歲韓國茶星崔圭用老先生書寫的“吃茶去”的碑石;

而我們尊敬的淨慧老和尚,由於對中韓禪茶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被韓國禪文化界及茶文

化界所稱道。 XX 年 10 月 19 日 ,淨慧老和尚榮獲第九屆韓國“茗園 茶文化獎”。這說明,

茶“吃去”,不僅僅是屬於中國的,更是屬於全世界的,是屬於全人類的。 我們要把趙州茶的味道,世世代代地傳下去。柏林禪寺現任方丈明海大和尚,深得趙州

禪茶的三昧,深得淨慧老和尚的真傳。現在,有請明海大和尚致辭(mp3錄音)。

二 謝謝明海大和尚的致辭。現在,進行會議的第二個階段,即研討交流的部分。

今天的會議,將分別由中方的五位學者,和韓方的五位學者,來發表他們的研究心得。在這些專

家學者中,有的是歷盡滄桑、飽參禪茶一味的為茶道界所尊敬的茶人;有的是學富五車、慧根天成的

學者;有的是揮灑丹青、畫出禪髓茶韻的藝術家。他們的發言,我相信,將會各有各自的特色,但

是,有一個特徵將是共同的,那就是,一定會很精采。

當然,由於會議的時間有限,我希望各位專家能夠留一些時間給大家來回味。因此,每位代表的

發言,請儘量不要超過 8 分鐘。韓國的學者,建議發言 5 分鐘,翻譯 3 分鐘。建議所有發言的學

者,都能學習趙州大師的風格,直指人心,簡要明潔。

現在,請 江西省社會研學院研究員 余悅 先生髮言。 [ 余悅先生的發言mp3錄音 ] 余悅先生在發言中,言簡賅地概括了禪茶文化的意義。

余悅 先生在 XX 年10 月19 日下午 2 時 ,在柏林禪寺xx閣參加“禪茶一味”學術研討會

時,也是第一個發言。他所奉獻的頭泡茶,非同凡響,先聲奪人。今天,他又把一杯更好的趙州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