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讀後感:大地上的事情讀後感

我是岸

我是漁港

我伸展著手臂

等待窮孩子的小船

載回一盞盞燈光

若干年前,這樣的詩句曾讓葦岸血液激涌,假如譜上曲子,我想只能是一曲因樸素而晴朗的民謠。葦岸像是飛鳥時代的手工勞作者,他在“閃光的樹木和奔涌的激流之間,在一條延伸到藍色地平線的小路上,在光明和寧靜裡面,在鄉村一角——鼓濺著如花串,想迸發出愛和充盈痛苦”,一如他至愛的法國詩人雅姆(jammes,f.)的《為他人的幸福而祈禱》:

把我未能擁有的幸福給予大家吧……

葦岸自稱“觀察者”,他用心凝視大自然中的季節輪換,慢慢將光線和溫度地變化寫進文字,寫進一種古老的時間裡。在他留存不多的散文中,其實並沒有太多時間或空間地輾轉,他只沿著播種、勞動、季節的脈絡,每一個片段都是單線條的。我感到他在思索、或書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他幾乎不曾轉身,只是這么痴痴地凝望,這么久久地佇立著……

葦岸誠心誠意地讚美太陽、月亮,讚美大地和小麥,和鏇舞其間的美麗生靈:

胡蜂是他的鄰居,他每天都感受到它們帶來的新鮮的原野氣息,他目睹了它們輝煌燦爛的一生。當胡蜂只留下空空的巢——“像一隻籽粒脫盡的向日葵盤或一頂農民的褪色草帽,端莊地高懸在那裡”——他想起詩人黑大春所說:這是我的家徽,是神對我的獎勵;

葦岸身邊的蜜蜂,“似一種光輝,時時照耀,感動和影響著我們,也使我們經常想到自己是普通勞動者和捨生忘死的英雄”; 還有麻雀,那些鳥類中的平民,葦岸為它們寫字。“它們的家族,一定同這片土地一樣古老。它們是留鳥,從出生起,便不遠離自己的村莊”;還有山路上的螞蟻,完成著自己莊重的使命;還有蝴蝶、林木和鳥巢,都在他的筆端獲得了生命……

我想,當葦岸靜靜觀察它們的時候,定是像看著親人一般,把它們的一舉一動,一絲一毫都記在心底,只恐有朝一日分別時,記憶也隨之空白。

如此舒緩而深郁的語句在他的身邊也整體排列著,如若密密匝匝的、不曾封鎖的籬笆,之所以挺立決非為著隔絕,而是為了護佑這些微小的生靈,這些微物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