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黨課教案

(2)端正服務態度。態度問題歸根到底是對人民民眾的感情問題。在革命戰爭時代,黨和人民命運相依、血肉相連,毛澤東在他的不朽經典著作中以濃墨重彩描述了這一最崇高、最濃厚的情感。他稱黨和民眾是種子和土地、魚和水的關係,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兒子”,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在和平建設年代、改革開放的今天,那些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共產黨員,能不能做到無條件地、自覺自愿、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呢?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對此,廣大黨員要以愛民、親民、利民的態度,切實做到為民排憂殫精竭慮,為民解難嘔心瀝血,讓廣大人民民眾看到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時代的發揮光大,讓世世代代的共產黨人成為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火炬的踏實傳遞者。

(3)恪守服務道德。服務道德即公共權力道德。恪守服務道德,最根本的就是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以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來規範公共權力的動作行使,自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以敬畏之心,責任之心、負重之心、風險之心來審視權力;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來行使權力。要摒棄升官發財的動機,遏制為己謀私的欲望,抑制腐敗潛規則,不為謀求私利而濫用權力。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培養高尚道德操,在思想上築起道德的警示燈和法律的高壓線,守住大節、管住小節、保住晚節,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常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

(4)提高服務能力。要提高堅持民眾路線的能力。深刻領會“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是黨的性質和宗旨在黨的領導作風、工作作風、工作方法上的集中體現,是黨的根本路線。領導幹部尤其要把堅持民眾路線當作為人民掌好權、服好務的基本功,堅決防止和克服一言堂、家長制的作風以及脫離民眾、自以為是、不切實際、急功近利的錯誤行為。要提高為民眾辦實事的能力。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實在具體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迫切、最需要的實際問題上,通過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讓老百姓享受服務、感受關懷、感到幸福。要提高教育引導民眾的能力。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共同理想團結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團結人民,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人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民的自覺追求和實踐。

(5)強化服務監督。要強化制度監督。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強化黨內監督。健全黨內生活,落實黨內監督條例,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要強化人民監督。正確對待、積極促進人民民眾民主意識的增強和參與能力的提升,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得到可靠的保障,使廣大幹部更加清醒地慎對權力、慎用權力,從而使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更好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五、強化服務功能,提升交通服務水平

人是社會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人的社會性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互幫互助。人們無時不刻不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務,而每個人的工作,也在為他人提供服務。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服務之中。服務是相互依存的。今年4月召開的創先爭優動員會議上,局黨委明確提出在建設創新型交通行業的過程中,要做好“三個服務”: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民眾安全便捷出行。“三個服務”高度慨括和濃縮了交通系統的服務內容、對象、要求,逐步為交通系統廣大幹部職工所認同。我們要把握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結合交通實際做好“三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