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鎮黨代會上的講話

要進一步加大經濟管理力度,繼續加強行業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事故追究制,推進安全七圩工程,努力創造公開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

3、堅持開放改革,繼續加強體制創新,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開放改革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富民強鎮的第一動力。要在更高起點上擴大開放,在更深層次上推動改革,努力使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更強、活力更大。

要始終堅持把開放型經濟作為加快發展、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徑,努力從整體上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招商引資。要通過“以外引外”的方法為招商引資工作開拓渠道,內外資齊上,力爭利用外資有新的突破。

要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探索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類事業單位改革新路子,儘快改變政府對社會事業負擔過重、限制過死的狀況。加快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領域的體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興辦發展社會事業。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推進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通過深化改革,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有力的體制性保障。

4、堅持以創建新型小集鎮為龍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進一步強化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承載力。

圍繞做新做美,提升集鎮新區的發展品位。按照“豐富內涵、提升品位、美化環境、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穩妥地推進集鎮新區建設。利用河網交錯的自然條件,建設融現代氣息與水鄉特色於一體的新型農民公寓。完善配套設施,實施新區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全力打造一座既有大江氣魄,又有小橋流水風韻的濱江花園城鎮。

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強化人才工作基礎,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在富民強鎮中的推動作用。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繼續推進廣電、計生、民政、衛生、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讓人民民眾更多地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5、堅持統籌協調,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進一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要結合富民強鎮主題教育活動,大力開展“塑造七圩形象,加快七圩發展”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遏制邪氣,弘揚正氣,從而把全鎮上下的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加快發展上來,統一到實現富民強鎮的目標任務上來。要深化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城鄉文明程度。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氛圍。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富民強鎮的重要保證。要繼續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持鎮人大履行職能,開展活動。鞏固和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僑務和對台政策。切實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的領導,更好地發揮民眾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認真做好人民武裝、國防動員、雙擁、民兵和預備役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依法治鎮、治村進程,繼續擴大基層民主。積極開展“四五”普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風尚,提高全社會的法治化水平。

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維護好經濟穩定、社會穩定、人心穩定、大局穩定,切實承擔起“守土有責、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要重視做好信訪工作,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繼續抓好“建設平安七圩”活動,以“技防鎮””建設為抓手,切實加強基層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社會“大調解”格局,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確保社會治安進一步好轉,要始終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努力為全鎮人民創造一個安居、安全、安心的社會環境。

以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也是關係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一個重大戰略課題。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科學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作出了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這是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戰略舉措,在黨的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決定》體現了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要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貫徹落實《決定》精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執政意識,牢記《決定》提出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首要任務,緊緊圍繞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五大能力,持之以恆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把提高執政能力的各項要求落實到基層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使我們基層黨組織各方面建設的成效最終都體現到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