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總結

這種政府支農模式主要包括各級政府的政策支農、財政支農、人才支農、科技支農等,它具有明顯的優勢:見效快、影響大、號召力強。因此希望各級政府把三農問題看成頭等大事,認真對待,盡一切可能地進行支農服務。

2、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支農模式

主要是指各大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為了支持農村的發展,配合政府的支農政策,採取金融優惠政策、發放小額貸款等。

這種金融支農模式對發展農村經濟最有效,是農村擺脫貧困的關鍵。希望各大銀行回歸農村,重新盤活農村的金融市場,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3、以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為代表的ngo鄉村建設支農模式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是全國支農活動的首創者,自xx年以來,它每年都會從全國各大高校招募一批有志青年,利用寒暑假下鄉支農。另外從xx年起它還每年舉行一屆“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畫”。學員都是各大學畢業生,以及各大學退學生、休學生。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後,他們都將下放到各支農點上進行為期一年的合作社建設。其中在社會上引起廣大討論的馬永紅、白亞麗都是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學員。

這種專業的支農模式是目前全國最深層次的支農,是我們返鄉支農隊學習的榜樣。此外還有針對農村各個領域的ngo支農。比如主要側重農村支教的鄉村教育促進會、西部陽光、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等,還有各大基金會組織,如美國青樹教育基金會、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等。

4、全國各大高校三農社團支農模式。

各大高校三農社團一般利用寒暑假、五一清明、周末等時間,組織該校學生或者幾個學校聯合下鄉支農。然而這種支農模式具有很多弊端:

1、 支農時間短暫,一般為10-20天;

2、 一般以支教為主,很少涉及支農領域;

3、 隊員複雜,很不專業,很多隊員都是出於好奇心,為了體驗生活而下鄉的。

總之,這種支農模式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作用甚小。

2、返鄉支農模式解讀

1返鄉支農模式概述

基於對以上支農模式的總結分析,我們慎重地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支農模式——返鄉支農。返鄉支農,強調的就是“返”;旨在號召廣大有志農村青年,不管是大學生也好,還是務工青年,利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服務父老鄉親”。這是我們農村青年的自救自醒。

為什麼是“自救”?因為當下中國幾乎所有的人都趨之若鶩地湧入城市,特別是農村青年;他們認為城市就是最好的,在農村就沒出路,成了“城市狂熱者”。他們寧願呆在城市受人指使,也不願留在農村自我發展。造成了農村人才大量流失,而城市人才更不會回流農村,農村人才成了真空。

另外社會上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被投向城市,農村卻幾十年不變,甚至農村的一些公共設施日益破損卻得不到有效維護。政府的財政支出也是側重城市,雖然這幾年有所改變,但這些改變都是微不足道的,實際效果不大。更為可怕的是農村的金融機構(主要是信用合作社和中國農業銀行)成了“洗錢機”,它們吸取農村的存款,卻到城市去投資,這等於是殺貧濟富啊!

還有就是中國現在的知識界為農村、為農民服務的太少。雖然有少數知識分子能真正替農民說話,但影響太小,改變不了大局。而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呼喊,甚至將“農村、農民”作為他們裝飾的門面,不能潛心研究“三農”問題。真正下鄉服務農民,從事農業研究的就更加稀奇了。而那些“民主鬥士”們更是大多數為一些虛幻的、不切實際的制度和文化而奮鬥,能為農民、農村喊話的同樣少之又少。而這些又造成了現代青年心高自大,沒人關心三農,少有幾個也是他停留在“思想層面”,真正能下鄉為農民做事的也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