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保局工作總結

一、四年來主要工作情況

一是堅持限期治理一批污染源,加快多還歷史老帳步伐。四年來,我們按照 “突出重點、抓住熱點、加大投入、限期治理”的思路,制訂並實施了**市工業污染源限期治理計畫和一系列環境污染治理計畫,累計投入資金近25億元,其中從國家、省、爭取迴環保污染治理基金3000萬元,先後完成了大冶有色公司制酸系統改造、華新水泥有限公司4號、5號窯除塵改造等一批大氣污染源,實現了大冶有色公司污酸車間廢水、興華化工糖化廢水等一批廢水污染源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完成限期治理項目100多個,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

二是堅決淘汰關停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落後的生產能力和工藝及污染重的企業,不斷提高環境承載能力。為切實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我市先後關停了位於市中心城區的百年水泥老窯-華新三台濕法窯、礦務局水泥廠、建化二、三分廠、南湖耐火材料廠、黃荊山北麓、長樂山沿線的34個開山塘口和50多家設備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淘汰了湖北新治鋼10萬噸焦爐、2台高爐、湖北帥倫紙業公司黃石分公司製漿工藝等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生產工藝,為優勢行業、企業的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

三是堅持搬遷一批污染擾民企業,有效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近年來,我們對位於市中心城區的一些企業堅決實行搬遷或轉產。對市頤陽路26家鋼材經營網點長期以來粉塵、噪聲擾民,周邊民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聯合有關部門實施了整體搬遷,實現了還路於民,還靜於民。對沿江七個碼頭實施關停,市政府拿出731萬元,對職工進行了安置,對業主進行了補償,受到老百姓的好評。

四是嚴格把關堵住一批污染企業入市,努力做到不欠環境新賬。四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法》,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和“三個不批”原則(堅持國家產業政策規定明令淘汰的落後生產工藝不批,一類區建設有污染的企業不批,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建設排污企業不批),嚴把項目產業政策關、選址關、環境影響評價關和環保設施“三同時”驗收“四個關口”,先後否決了在磁湖邊建設瀝青廠,在長江邊建設振華化工公司年產3萬噸紅礬鈉技改工程,在城區建設散裝水泥熟料轉運點、鋼球廠、工礦集團特鋼廠等項目。

五是加大投入興建一批環保設施,不斷恢復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投資8300餘萬元,完成了磁湖污水截流一期工程和一座日處理能力12.5萬噸的污水預處理廠。投資6232萬元,實施磁湖污水截流二期工程,環湖基本實現了污水截流。磁湖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投資1.27億元,工程已於2010年動工,預計201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時,對青山湖污水處理廠實施改造,日增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我們還與中科院武漢水生物研究所合作實施了生物治理磁湖項目,已在澄月島周邊劃出600畝水面進行實驗,預計三年內實驗區水質可達到ⅲ類水質標準。還有花湖污水處理廠、大冶市污水處理廠、陽新縣污水處理廠完成立項、規劃等前期工作,有的已經啟動。團城山、黃金山新區、羅橋、鐵山污水處理處理廠建設正在籌備之中。

六是創建一批環境示範單位,綠色環保走進企業、學校、社區和農村。我市大力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已有2家企業創建為省級環境友好企業, 10家市級環境友好企業, 8家重點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試點。與此同時,還先後創建了國家、省、市級“綠色學校(幼稚園)”45所,省、市級“綠色社區”17家,市級環境優美鄉村2個。並通過開展“6.5”世界環境紀念日、環保世紀行等活動,大力開展了環保宣傳教育活動,開展環保知識競賽,十佳環保模範人物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營造了市民參與環保、支持環保、實踐環保的良好氛圍。

七是大力推進一批企業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循環經濟取得了新成效。近年來,我們以最佳化資源利用方式為目標,以提高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為重點,積極探索循環經濟在資源型老工業城市實現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如從原冶鋼集團開始到現在新冶鋼公司均一如既往地實施鋼渣開發利用工程,現在該公司年產50萬噸鋼渣日清日結,並每年從中回收廢鋼2萬噸。大冶有色公司年處理爐渣達27萬噸,生產銅精礦4萬噸,重新冶煉後可產銅1.2萬噸,23萬噸水泥添加材料,年增效益近3億元,實現了經濟和環保工作的雙贏。去年,我們成立了黃石市工業固體廢棄物調劑處置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對我市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在本市內的有效利用和處理,為我市經濟發展開闢了新的增長點。

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XX年年城區空氣品質達到二級及以上天數281天(截止11月20日),污染指數為79,較去年同期增加21天,全年有望突破300天;長江黃石段基本保持ⅲ類水質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7%;磁湖水質ⅲ類標準達標率為86.3%,青山湖水質ⅴ類標準達標率為87.5%,大冶湖、保全湖、富河水質保持穩定;區域環境噪聲控制在55.6分貝以內。

二、XX年年主要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第一,環境保護機制逐步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市推行一系列加強環境保護的工作舉措。一是健全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在今年的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代表市政府分別與大冶市、陽新縣政府簽訂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與各(縣)市區簽訂了以“環境質量、污染減排、環保準入、環境安全”為主要內容的XX年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市環保局與重點企業簽訂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並成立了黃石市環境保護委員會,下發了《**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明確規定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二是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XX年年度**市縣(市)區黨政主職目標管理考核的辦法》,將“節能環保目標”納入縣(市)區黨政主職目標管理,嚴格實行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對沒有完成環保工作任務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取消其評優評先資格;對轄區出現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環境違法行為、建設項目“兩項制度”執行率低於90%的,實行“環保一票否決”。三是堅持環保理念“三個創新”。首先是樹立環境最佳化經濟成長理念,積極爭取和呼籲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屆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支持,在經濟發展中體現環境優先的原則,積極推動以環境換取經濟成長向以環境最佳化經濟成長轉變觀念的共識形成,為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出好主意、當好參謀。其次是樹立加強環境保護也是改善經濟環境理念,堅持環境質量既是硬環境,也是打造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吸引各方來黃投資,實現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軟環境,不斷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再次是樹立落實科學發展是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積極宣傳黃石這個工業結構比重較大的城市既要注重發展的速度和效益,也要維護民眾的環境權益和要求,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讓民眾既支持經濟發展,又共享科學發展帶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