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保局工作總結

第八,環保基礎工作全面展開。一是環保宣傳有聲有色。圍繞“6·5”世界環境日,開展了街頭環境法律諮詢和環境污染投訴活動,舉辦了“大冶鐵礦杯”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暨“黃石市十佳環保模範人物”頒獎文藝晚會,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在電視台“線上訪談”欄目中開展了領導談環保活動,舉辦了全市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當場解答市民關注的環保問題,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提高了民眾的環保知情權。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刊物,大力宣傳環保工作及環保基礎知識和法律法規,在各類新聞媒體和刊物發表稿件共299篇,其中《中國環境報》17篇,《湖北日報》1篇,傳送政務信息90多條,舉辦了市級培訓班兩期,營造了全社會關心環境、支持環保的良好氛圍。二是加大了環境科研監測力度。加強了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完成環境空氣品質日報、飲用水月報、長江黃石段、磁湖水質月報等例行監測工作,編制了XX年環境質量報告書,為環境管理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加強了環境科研和科技成果套用推廣工作,《湖泊污染控制與水體修復關鍵技術研究》進展順利,完成年度工作計畫,《黃石市環境風險源污染應急監測支持系統的研究》完成80%工作量。《黃石市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批准執行。成立了工業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和技術專班,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三是環境影響評價、環保產業再創佳績。建立了三級環評報告審核體系,完成報告書23份,報告表42份,委託單位滿意率達100%,取得了質和量雙豐收。完成埋地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40台(套),對遏制生活污水對內湖的污染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九,環保隊伍建設明顯加強。一年來,我們以創建“五型”機關和“三查一加強”活動為重要抓手,不斷加強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並取得顯著成效:一是進行傳統教育,增加工作責任感。組織黨員幹部到重慶渣子洞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增強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同時,狠抓幹部職工廉政教育,建立了工作人員工作日誌制度,通過上黨課、各種會議、電視教育等形式進行廉政教育。二是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職工素質。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培養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執法隊伍的要求,我們對執法人員採取不同形式開展培訓,有的送到國家、省里學習,通過學習教育和業務培訓,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其次加強環保機構建設,注重引進培養人才,成立了局機關黨委和團城區環保分局,引進研究生1名,公開招聘研究生2名,最佳化了人才結構,在局系統內部營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良好風氣。與此同時,加強了能力建設,加快了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環境執法監督體系、環境事故應急體系等“三大體系”建設步伐,局系統的現場執法能力建設,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理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三是紮實開展“三查一加強”活動,切實做到“四個確保”,即確保學習不流於形式,確保對照檢查不走過場,確保整改標準不降低,確保總結提高不空泛,有效解決了工作作風、依法行政、工作效率、能力素質、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四是加強品德修養,構建和諧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增倍同志多次從加強學習、維護團結、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加強品德修養等方面,對思想作風建設進行了深入的闡述。“思想要端正、動機要純潔、心態要平和、風格要高尚、處事要公道、性情要修養”的和諧環保理念,深深感染和教育了全市環保系統幹部職工。加之局系統春節聯歡、新招職工座談會、“桌球賽”、生日宴、送生日蛋糕等形式多樣群體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和諧環保的建設,增強了全乾部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局連續六屆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上半年我局的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污染減排工作任務重、壓力大,關停小造紙、小水泥面臨職工下崗等社會問題,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電廠脫硫工程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加之全市以冶金、建材等為主的工業結構依然沒有根本改變,使污染減排工作壓力增大。二是有些區域的環境質量和環境現狀仍不盡人意,民眾反映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解決進度不能滿足民眾的要求,如大冶金湖及秀山地區雖然經過綜合整治,遏制住了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但是整個區域的環境質量仍然較差,民眾的呼聲很大,這些區域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由於各種因素錯綜複雜,解決好需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三是環保綜合決策機制尚未真正建立,部門協調配合把關不嚴,沒有形成環境保護的合力機制,影響環保第一審批權的落實。四是少數領導幹部發展觀念依然沒有根本轉變,片面追求經濟成長、忽視環境保護,注重眼前利益、輕視長遠利益的現象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