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概況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國古戰場, 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鄉。

宜昌位於湖北西部,長江中上游分界處,素有“川鄂咽喉”、“三峽門戶”之稱。宜昌市轄5個城區、3個縣級市和5個縣,市域面積21083.58平方公里,人口415萬,其中城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1.5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33萬。

宜昌歷史悠久,在夏、商、周時代為古荊州地。戰國為楚邑,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燒夷陵於此。東漢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吳魏夷陵之戰;蜀漢章武二年(222年)的吳蜀夷陵之戰均發生在這裡。明、清時期,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1949年以宜昌縣城區及近郊設市。宜昌在1949年前經濟非常落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座古城開始煥發青春。宜昌人傑地靈。著名的"長陽人"在一二十萬年前就在此活動,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於此,相傳為中華民族始祖的軒轅黃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國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學者楊守敬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誕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著名詩仙李白、武聖關羽、茶聖陸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國難的巾幗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歷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們的足跡。

宜昌水清水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長江三峽就在境內,現已形成了以自然風光、現代工程、人文景觀為代表的旅遊文化品牌,現已初步形成"一體四線"的旅遊格局。即:以宜昌城區、葛洲壩工程、峽口風景區、三峽大壩為主,集上述周邊景觀的一體。以長江三峽的三峽線,清江土家民風、民情、民俗的三民線,三國古戰場遺蹟的三國線,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國古代美人王昭君、神農架野人探險的三人線的四 線。此外近幾年還相繼推出了大老嶺、玉泉寺、龍門河、柴埠溪等景區。這些景區,相得益彰,相互輝映,為宜昌的旅遊增添了特殊的魅力。宜昌的旅遊正形成一種以三峽旅遊為龍頭的獨特的旅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