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溪水洞導遊詞

關於水洞暗河不見較大入水洞口的解釋,根據1996年的研究成果得知,水洞暗河的補給是以地表水湯河為主,屬於"側向輸入"類型暗河。但我國南方的側向輸入型的地下暗河均是地表水的集中流入,即向含水層的點狀灌入式補給。因而有極其重要的"流入型洞穴"發育,就是有較大的入水洞口。而本溪水洞暗河雖獲湯河補給,但並非是集中流入式,而是分散入滲式,因而沒有重要的"流入型洞穴"發育,也就沒有較大的入水洞口了。本溪水洞的這一特異現象,為"地下河洞穴發育的系統演化"理論增添了新的深化模式"本溪水洞模式"即"分散入滲式的側向輸入類型"。

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早期的潛水洞階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階段和晚期的完全脫離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稱化石洞)階段。

本溪水洞正處於中期階段,即地下水位洞穴(半充水)發育階段。而洞中西側的旱洞已進入晚期的化石洞階段,而洞口東側的銀波洞則仍處於早期的充水洞發育階段。

水洞發育的初期,是在距今40-50萬年以前的中更新世的早期,湯河水的入滲水流在進入"湯河──太子河間地段呈條帶分布的奧陶系灰岩含水層之後,由於在其下遊方向上存在較厚的石炭──二疊系砂頁岩層,是不透水層,受其影響而使岩溶水集中運動。在裂隙潛流條件下的岩滲作用應以溶蝕為主。此時水洞全充水,一直持續到距今約3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的中期,形成了水洞雛形。水洞歷經了全充水之後,不斷擴大洞道,特別是太子河的不斷下切和排泄基礎面的不斷降低,加上古氣候的影響,在距今約20-30萬年時,水洞進入了半充水狀態的"地下水位洞穴"階段,形成了暗河。當地下河洞道完全地或季節性地脫離全充水狀態之後,在地層平緩、岩性軟弱、機構破碎強烈的地段就產生了崩塌作用,從而使洞體的空間迅速增大,其洞頂的高度可達32m,是含水層地下水位從未達到過的高度。

另外,在距今約20-25萬年左右時,地表水不斷地向地下滲透的水流也開始在洞頂、洞壁活動,從而產生了最古老的以鐘乳石為主的次生化系沉積物。

在距今大約12-14萬年之間,長期排水的主洞口脫離了水流而成為乾洞口。今日的旱洞發育成新的排水口,此期間形成了6-7m厚的粉砂質粘土沖積層,並堵塞了洞穴較低矮的地段。

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由於太子河水位持續下降的驅動,使水洞東側的銀波洞成為新的排泄口,西側的旱洞成為乾洞,不再排水。

全新世以來,洞口西側的旱洞形成地下潛流,直接在太子河侵蝕岸邊以泉的形式排出。

近一萬年來,水洞次生化學沉積作用在洞穴入滲相對有利的地段,形成了許多石鐘乳、鈣板和壁流石類的沉積物。

水洞的年齡

關於水洞的形成年代有過多種說法或推測:

其一,水洞形成年代約幾億年;

其二,水洞形成年代約幾千萬年;

其三,水洞形成年代約數百萬年;

其四,水洞形成年代約億萬年等等不同的推測。

其實水洞的形成年代並沒有那么久遠,據1996年本溪水洞洞穴科研成果已經準確地告訴我們,水洞開始發育於距今40-50萬年前的第四紀中更新世的早中期,經過裂隙充水和洞道擴大,形成了水洞的雛形。

在距今20-25萬年的中更新世的晚期,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地下暗河。

當您遊覽了水洞之後,一定很想知道水洞是怎么形成的,現在簡要地向您介紹一下本溪水洞的成因:

水洞的成因,根據1996年最新的權威性的研究成果得知它有三個基本有利條件:一是水洞發育在奧陶系下統馬家溝組石灰岩當中,該石灰岩層是可溶性岩層,它呈條帶狀分布在太子河和湯河的河間地帶。二是這裡的斷層、常理裂隙特別發育見有東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東向四組斷裂構造。其中東西向的F1斷層幾乎與水洞的延展方向一致。斷裂構造破壞了岩石的完整性,同時也是地下水在其中運移的通道。三是在石灰岩裂隙中流動的水,是由湯河水補給的,它具有很強的溶蝕能力。

由於上述條件並存於水洞地區,湯河水在石灰岩層里流動,經過幾十萬年的溶蝕、崩塌作用,最終形成了本溪水洞──大型地下暗河型岩溶洞穴。

次生化學沉積

當洞穴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脫離了地下水位後,它就接受地表滲流水的作用。其滲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運移的過程中發生了碳酸化反應。石灰岩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與碳酸鈣反應結果,生成碳酸氫鈣,因碳酸氫鈣溶解於水,它便隨滲流水繼續往下滲透。這樣裂隙不斷被溶蝕而加大。如果這種含有碳酸氫鈣的水(又稱岩溶水)從洞穴的洞頂或側壁上的裂隙滲出時,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使其部分水份蒸發,結果重新在洞頂或側壁形成碳酸鈣結晶,這即是次生化學沉積物。

從洞頂向下生長的,呈鍾乳狀或圓錐狀的次生化學沉積物,稱為"石鐘乳"在地面從下往上長的呈筍狀的次生化學沉積物,稱為石筍。石鐘乳與石筍上下連線起來的稱為石柱。在側壁上形成的形狀如幃幕一樣的稱為石幔。

水洞洞穴的次生化學沉積物類型較為簡單。但在某種意義上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別具一格的特色。

在洞頂、洞壁和河岸兩側平台上所形成的各種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壩、鈣板和石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