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西線游導遊詞

小路,蜿蜒曲折,像一條蝮蛇在草叢繞來繞去。那些紅的、黃的、藍的、白的花草們迎前閃後,蹦呀跳呀,盡情地舒展著自己的個性,全然忘記了暴風雨的日子和齧(niè)齒類的出沒。度假村是個原始的部落,它的每一所別墅,都是鄉下三角形瓜棚的翻版。只是空中橫了幾根電線,微風中彈唱著昨夜星辰。簡單的鋪板,落地的音響,給度假村增添了原始中的現代,荒涼中的文明。胡楊林是島的主人。據說成吉思汗遠征路經這個荒島,馬蹄粘來胡楊樹種子,長成了胡楊林,從此有了胡楊島這個名稱。歷史已隨濤聲遠去,蹄聲卻永遠留在森森綠叢中,呼風喚雨,呼喚後人勇敢地踏上征程。都說胡楊樹是世界上的保護樹種,這不僅是由於物以稀為貴吧,它那奇特的裝飾,原本就足以使人驚嘆。瞧,那低處的枝,托起扁長扁長的葉,像船,做著遠征的夢;高處的枝,張開圓厚圓厚的楊葉,像帆,等待著風。自然界的現象真怪,柳樹婀娜多姿的溫柔,楊樹勇往向上的風采,胡楊樹都具備了——看來,魚和熊掌,二者也可以得兼啊。在黃河沿岸實際上很少可以看到這樣鬱鬱蔥蔥的碧綠景色。胡楊在植物界號稱是“活化石”。在廣袤的沙漠裡唯一能顯現歲月崢嶸的就是那傲然挺立了不知多少年的胡楊樹了,或成林、或孤木獨立。胡楊樹哪怕只有一棵,在沙漠裡也必定是綠樹成蔭,生機盎然。即便死了,也是傲然挺立、不屈不撓。胡楊,耐高溫、抗嚴寒,可在零上45度、零下40度的環境存活,是典型的耐旱植物。島上的胡楊論面積比不過額濟納旗上萬畝的胡楊林那么壯觀,但島上被譽為“神樹”的胡楊樹是本島所獨有的。這棵神樹在島的中部,樹齡在千年以上,說是一棵,其實不準確,它實際上是由兩棵互相依偎、枝蔓交錯的胡楊樹長成。關於這樣的樹,當然是少不了美麗的愛情傳說的。但神樹的神奇並不在此。你順著樹幹往上看,你就會發現它樹身上還長著柳葉、楊葉之外的桉葉、桐葉等十幾種各不相同的葉子。有些葉子你根本叫不出名字,而且這些樹枝根本就不屬於同一科,能在一棵樹上生長發芽,的確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說是自然生成,有人說是南來北往的鳥兒銜落下的樹種。答案是不得而知的。誰也無法解釋鳥兒為什麼不遠千里銜著南方的樹種到北方來?而各個樹種為什麼會合成一個和諧共生的“神樹聯合國”?也許樹們、枝們僅僅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愛情?哈哈……還傳說成吉思汗轉戰此地,一次乘戰船向石嘴山西進,不料狂風大作,陰雲蔽日,戰船失去控制,情況十分危急。當船漂到胡楊島,忽然一道紅光,兩聲巨響之後,兩顆參天胡楊樹倒入河中,成吉思汗上岸得救。他為了感謝胡楊樹的救駕之恩,在島上停留數日,焚香拜祭,並讓士兵把胡楊樹種一路播撒向亞歐各地。如今兩棵救駕的胡楊樹倒下的地方崖壁陡峭,斷根猶存。島上人立碑“救駕崖”以示紀念。我們到那邊去看看。 〔到景區中心自由活動後,回到船上〕胡楊島的2號島和3號島原來隔水相望,如今有壩相連。3號島上野生的花草俯拾即是,有甘草、竹棘、沙棘、枸杞、紅柳、沙棗樹等,據說是成吉思汗的戰馬蹄掌中夾雜的種子帶到這裡的。其它的島也各有特色。4號島黃花漫野;5號島植物稀少,又稱“燒烤島”,據說是菩薩為了懲罰神婆,把她一個人放到島上體驗驕陽似火、人被燒烤的滋味。1號島上有蛇,又稱“蛇島”,據說也是菩薩怕神婆逃回去,放了蛇看守她的。朋友們,以度假村為核心的胡楊島旅遊區全體員工滿懷熱忱地期待著您的再度光臨。李華中灘景區李華中灘是黃河中一個灘島,島上樹木成林,花草茂密,綠樹環抱,葦草連片,一派綠洲風貌,自然風景奇佳。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多功能、綜合性的風景遊樂區即將在此變為現實。李華中灘到了。相傳這個灘島是由一個叫李華的人發現並在這黃河河心島上居住過,所以就將之命名為李華中灘了。中灘長約5華里,寬約3華里,占地約3000餘畝。在李華中灘、胡楊島等黃河夾心灘島及黃河沿岸的部分河灘上分布著天然河岸林,樹種有沙棗、胡楊、河柳、黃白茨灌叢等,是踏青、避暑、旅遊的好去處。我們坐船到島上去看看。在河邊的這些是柳樹,它們被黃河母親長年滋潤著,所以長得這么繁茂。烏海是個重工業城市,不乏鋼筋水泥叢林,但是你們看看柳樹的枝葉是翠綠翠綠的,是它們造就了烏海市最鮮綠的地方。我們往西南方向走。這裡大面積的是沙棗樹,長得高大威猛的是榆樹,低矮的那些是沙柳,其間紅色的那些是紅柳,他們交相呼應,相映成趣。大家抬頭看大樹的頂端那些一坨一坨的是鳥巢,裡面住著麻雀、布穀和雲雀等,現在它們正在午休呢。那邊長長枝條的植物是什麼啊?對了,是蘆葦,我們最好不要靠近打擾他們,因為蘆葦是蚊子的別墅,如果你不想成為蚊子的午餐對象就離它們遠一點。蘆葦中間還夾雜著狗尾草、豬毛菜、曼陀羅、馬蓮等植物。這讓我想起了金庸老先生筆下的曼陀羅山莊了,大家看像不像。大家自由活動一下,一會我們回到對岸,繼續我們的行程。烽火台景點  在內蒙古與寧夏的交界處的黃河東岸有一座烽火台,我們再到那裡去看看。說起烽火台,大家都能想到周幽王時“褒姒烽火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