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又一導遊詞

進入孔府大門,由此向後孔府分為三路,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等;西路是孔府當年接待貴賓和讀書習禮的地方,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建築,前半部為官衙,後半部為內宅。

重光門進入孔府二門,迎面有一座周圍不接垣牆的門樓,門上匾額“恩賜重光”,為明皇帝朱厚熜所頒,因此叫“重光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聖旨,或進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此門打開,所以又稱“儀門”或“塞門”。此門兩側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機構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設的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各廳長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擔任。

大堂是當年衍聖公宣讀聖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方,裡面陳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儀仗等。北面靠牆的那些紅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權的象徵,俗稱“十八塊雲牌鑾架”。歷代衍聖公持著這些牌子進京,可以暢行無阻。

二堂是衍聖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託每年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屋內七塊御製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慈祥太后手書的“壽”字及松鶴圖等。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聖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和處理家庭內部糾紛、處罰府內僕役的場所。屋內正中高懸的“六代含貽”匾額為乾隆皇帝手書,當時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

內宅門是官衙與內宅的分界線。過去此門戒備森嚴,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否則嚴懲不貸,打死勿論。門兩側耳房內有幾十人輪番值班,隨時向外傳遞信息。

貪壁孔府內宅門內壁上面有一幅狀似麒麟的動物,名叫“貪”。傳說是天界的神獸,怪誕兇惡,生性饕餮,能吞金銀財寶。儘管在它的腳下和周圍全是寶物,連“八仙”的寶貝都為它所有,但它並不滿足,還想吃掉太陽,真可謂貪得無厭了。過去官宦人家常將此畫繪在容易看到的地方,藉以提醒自己,引以為戒。孔府將“貪”畫在此處,一出門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孫不要貪髒賣法,也算作一條重要的家訓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房內陳設華麗,文物古玩,琳琅滿目。

前堂樓為七間二層閣樓,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及其夫人的住室。孔令貽清末民國初年人,先後娶孫、陶、豐、王氏為妻。孫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養,娶豐氏。豐氏又過早病逝,於是孔令貽將丫環出身的王氏納為妾,先後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二女兒孔德懋、兒子孔德成尚還健在,均已70多歲。

後堂樓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的住室。孔德成1920年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任命為襲封衍聖公。193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改授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1936年與孫琪芳女士結婚。其後大部分時間隨國民政府在重慶和南京,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從南京遷往台灣,曾任台灣考試院院長,現任“總統府資政”,是台灣最高官階的官員之一。現後堂樓保存著孔德成結婚時的原貌。後堂樓院的東樓是當年府內女傭做針線活的地方,西樓是招待親屬家眷的地方。

花園孔府後花園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前後經過三次大修,占地50餘畝。清嘉慶年間,孔子第七十三代孫、衍聖公孔慶鎔重修時,將數塊大型鐵礦石置於園內,又稱“鐵山園”。園內建有假山、噴泉、曲橋、花塢、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台、焚香讀書的壇屋等,環境幽雅,景色美麗。特別是已有400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一樹五支,中生一株槐樹,是花園內的一大奇景。

由於世代尊榮,特別是朝廷的頻繁賞賜,孔府積攢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約計3萬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我們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府還保存著數以萬卷的孔府檔案,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孔府就參觀到這裡,現在我們去參觀孔林。

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餘畝,周圍垣牆高3米,厚1.5米,長14.5華里。在這裡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歷史。

孔林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人造園林。相傳孔子死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林內有各種樹木10萬多株,數百種植物。在萬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保護外,林內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塊,又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碑林。

過去墓地的“風水”,被孔子的後代視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勘測津浦鐵路時,原計畫經過曲阜,離孔林西牆很近。當時的衍聖公孔令貽得此訊息十分著急,向朝廷連遞幾件呈文,說鐵路將“震動聖墓”,“破壞聖脈”,使祖宗靈魂不得安寧。結果鐵路到曲阜拐了個大彎,向西南繞行。如果沒有這檔子事,現在人們坐火車到曲阜遊覽,就不用先到兗州下車,然後改乘汽車了。

大門孔林大門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進入孔林大門是一條長約1華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門樓叫“觀樓”,俗稱“二林門”。此門原是古魯國城北門。大門到二門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類似古代城市建築的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