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春江嚴子陵釣魚台導遊詞

亭子另一副楹聯是選自宋朝孫沔的《題子陵釣台》?“列傳古碑言未盡,一灘鳳竹自蕭騷。”是中國蘭亭書法博物館副館長喻革良先生書寫的。 

現在請大家在此小憩一會兒,接下去隨我去東、西兩台遊覽,到東台需再登360級台階,去西台需登130級台階。 [東台] 東台為“嚴光垂釣台”,請大家隨我先去看看東台亭。 

這個亭最早建於明正統元年(即1436年),由嚴州知府萬觀在東西台各建一亭,並刻石為額,東台亭曰:“不事王侯”。明末兩亭都曾毀壞。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羅氏兄弟復建,更改石額為“垂竿百尺”。十年內亂,東台亭被毀。1980年我們又重建此亭,這東台的石額為“七里灘光”。石柱楹聯為“登釣台而望,神怡心曠。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都是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題,亭內的石碑,這邊是由孫釗書寫的范曄“嚴光傳”。這篇文章的大概內容,我在祠堂里已介紹給大家了,陽面是由湖州畫院86歲高齡的譚建丞先生書寫的“漢嚴子陵釣台”。 

大家站在亭前一定感到視野開闊,向東眺望,白雲源重山插天,雲煙迷濛,俯瞰大江,綠山悠悠,船舟點點,真是“兩岸畫山相對出,一脈秀水迤邐來。” 

這裡東南三公里處,名叫“蘆茨村”,是晚唐詩人方乾故居。范仲淹任睦州知府時,登釣台,望東岩崖絕壁,白雲徐生,問同行人,那是什麼地方?回答說:唐朝處士方乾隱居處。范仲淹題名“白雲源”。白雲源是我們桐廬縣開發的又一個風景點,這裡自然風景保護完好,清涼宜人,夏天平均氣溫在26℃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從這小山徑登山,有十餘畝田,記載是嚴光耕種的地方,稱為“嚴陵田”。 

下面這塊大石,平坦如磯,可坐幾十人,因為古人曾在這裡對弈,所以稱它為“棋盤石”。這下面有一支石筍依山而立,就是大家在山麓看到的那支如仕女的石筍。有人說他因崇拜嚴光的賢德,永世站在這裡陪伴;也有人說它象嚴光的釣魚桿,永遠插在這裡,到底象什麼呢?請大家看看,想想。諸位可以隨意觀賞、拍照,但要注意安全。 現在我們去西台觀賞,中間要經過“雙清亭”。 

[雙清亭] 這座石亭名為“雙清亭”。是民國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由廣東籍人陳煥之所建。 

這亭完全是一塊塊石條建成的,左右石柱上刻的楹聯是“遠道息塵勞,向此間坐石看雲,放懷宇宙”,“高台瞻勝跡,羨當日耕山釣水,俯視王侯”,這付楹聯曾使許多墨客騷人拍手叫絕,為之傾倒,裡面由浙江書法家商向前老先生題詩一首。 

讓我們越過“雙清亭”,去西台遊覽。 

[西台]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台。大家一定感到耳目一新,第一個感覺,自己被青山碧水蘭天所環抱,真有頂天立地的感覺。江面遊船、快艇往來穿梭,遊客歡聲笑語貫耳。遠眺上游,水遠山高,蜿蜒無盡,那就是人們讚譽的富春江小三峽。西台是愛國詩人、抗元民族英雄謝翱哭祭文天祥的地方,大家可以坐在亭子內的石凳上,也可憑欄眺望,聽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愛國志士。 

謝翱,字皋羽,號瞻發子,謚樂耕公。生於公元1249年,逝世於1295年。他原籍福建長溪,父親謝鈞精通《春秋》,有傳世作品《春秋衍義》、《左化辯證》。他先祖謝邦彥是宋朝著名詞人。謝翱小時候就很聰明好學,曾隨父親遊學,學識與日俱增。公元1266年,謝翱十七歲,隨父親移居臨安,已能詩善文。1276年7月,文天祥開府於南劍州(州府在今天的福建南平市),號召四方起兵保護宋朝。謝翱雖是富家子弟,文人儒身,但激於愛國義憤,傾家蕩產,率數百名鄉兵拿起刀槍,親臨前線,投奔文天祥,被任命為“資議參軍”,當時,謝翱僅有二十七歲。1277年由於元軍大批南下,謝翱部隊多次率兵英勇突圍,但寡不敵眾,文天祥不幸被俘。謝翱脫險後,一邊暗中組織鄉兵,等候時機,揭竿繼續抗元,一邊暗中組織會社,用詩歌繼續進行抗元活動。聽到文天祥在北京遇害的訊息後,他悲痛到了極點,穿麻衣、著草鞋,長夜不明在外野祭文天祥。他曾在姑蘇夫差台、會稽越王台設台哭祭文天祥。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謝翱來到七里瀧嚴子陵釣台,由嚴光第三十五世孫嚴侶等陪同,登上西台,在這裡備酒哭祭文天祥。據史料記載,他野祭時,一面用竹如意擊石,一面長歌當哭,“竹石俱碎,人也昏倒三次”。其歌名曰:“登西台慟哭記”,這塊石碑就刻了此文,陰石的題字由南京女書法家肖嫻女士書寫。 

諸位現在看到的西台亭最早石額為“高尚其志”,後來改為“留鼎一絲”,亭子的一副楹聯是選自清朝徐夜的一首詩句“生為信國流離客,死結嚴陵寂寞鄰”。它高度概述了謝翱的一生。 

謝翱還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在南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文天祥。與謝枋並列,號稱“南宋二謝”。他雖只活了四十七歲,但作了兩件讓人敬仰的事:一件是前面介紹的,當國家危難之際,盡傾家資棄筆戎,追隨文天祥抗元,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二是寫了許多光同日月的愛國詩文,這些詩文既反映了南宋軍民團結抗元情況和大無畏精神,又以憤怒心情譴責元兵南侵給人民帶來的無窮苦難,還有的詩文悼念亡臣,抒發亡國之痛。可惜他的作品大部分已在元、明兩朝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