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鎮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

范水鎮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

為了掌握目前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近日我鎮組織專人進村入戶,分別對五里、新民2個村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採取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形式,並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建議,供領導參考。

一、基本概況

我鎮轄21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25037戶,行政人口90028人,其中農業人口63990人,勞動力36877人,耕地面積95443畝,國內生產總值77729萬元,其中:一產21851萬元,財政總收入4833萬元。我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從人口構成來看,全鎮農業人口占71%以上;從經濟構成來看,全鎮GDP的28%來自第一產業。

五里村轄8個村民小組,534戶,人口1915人,勞動力938人,區域面積6000畝,其中耕地面積3600畝,村級集體年可支配收入12萬元;新民村轄12個村民小組,1033戶,人口3298人,勞動力1961人,區域面積5500畝,其中耕地面積4393畝,村級集體年可支配收入20.2萬元。

二、取得成績

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在農業發展的新階段,我鎮用全新的理念,積極創新,不斷探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新措施,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黨在農村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我鎮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農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是發揮能人效應,帶動農民增收;二是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提升生產能力,推動農民增收;四是推進項目建設,拉動農民增收;五是搞好兩權改革(林權和泵站經營權改革),促動農民增收。

從對五里、新民2個村的調查來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惠農政策執行良好。通過各種媒體、幹部宣傳,農戶對黨的惠農政策達到了家喻戶曉,並且執行情況良好,如:涉農補貼、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免交學雜費等,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2、村容整治初見成效。對境內12條縣鎮主河道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與保潔人員簽定協定30份。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添置2台垃圾運輸車,新建垃圾房15個、垃圾池253個,改造垃圾池338個,整治河塘125條,長度138.7公里,疏浚土方58萬方。衛生廁所比重有所上升,五里、新民村分別達84%、87%。

3、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五里、新民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72%、87%,程控電話普及率分別達85%、90%,新民村自來水入戶率達93%。實施通達工程後,鎮村硬質化道路進一步延伸,達到了村村通。中心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其中新民村中心村建設成效顯著,該村以開展“三村聯創”為載體,繼續完善中心村的服務、輻射功能。以村部為中心,按中心村莊建設規劃,凍結建設用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心村莊的服務功能。目前,中心村莊入戶達510戶,自來水受益人口達1800多人,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入戶率分別達95%和96%。加快道路升級改造,實現道路硬質化。共鋪設道路13公里,其中:水泥路面8公里。村內建有水廠、幼稚園、老年活動室、衛生室等公益性設施,電力設施配套齊全。

4、基層民主建設加強。堅持依法治村,切實加強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工作,實行民主選舉,搞好民主理財,強化民主監督,進行民主決策。實施“四個一工程”,保障農民民眾的知情權、決策權,不斷增強村務公開的透明度,從而改善了黨群、乾群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和上級的肯定,促進了基層民主建設。

5、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結合“四五”普法等工作,著重宣傳與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並採取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淺出,做到家喻戶曉,進一步提高廣大幹群的法制意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年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無集訪事件、無刑事案件、無安全事故,多次受到上級組織的肯定和表揚,為打造平安范水、和諧范水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