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文化事業基本情況及發展建議

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加強農村文化事業對於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繫,對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文化事業發展還相對滯後,基層網路不健全,設施不完備等現象還相當嚴重,這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和完善,將影響農村三個文明建設。

一、文化生活的現狀:

1、場所及文化體育隊伍情況:一是“五個一”設施基本擁有,“一個文化站、一個廣播電視站、一個圖書室、一個農科教中心、一個電影隊”。二是學校基本能滿足需要:現有中學1所、職校1所、完全國小4所、初小(簡小)11所。三是民間文體隊伍不斷湧現:全鄉有文體隊伍27支(其中社區團隊3支、文藝隊4支、龍隊5支、獅隊2支、管樂隊3支、球隊6支、武術隊2支、個體電影隊2支)。

2、適齡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情況:九年義務教育得到普及和鞏固,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為100%,國中生鞏固率為98.7%,有10%左右的貧困學生及孤兒學生,也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他們解決了就學中的困難,保證了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

3、民眾接受或享受文體活動的情況:近幾年,每年由長沙市歌舞劇院、花鼓戲劇院、省歌舞劇院等來鄉開展送戲下鄉6場以上。本鄉內的文藝隊義演4場以上,瀏陽市送電影下鄉3場,利用廟宇聘請演出8場以上。每年開展籃球比賽1次以上。全鄉的文藝匯演一次。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賽1次

4、存在的不足:

①發展不平衡:有船倉、馬鞍、蘭花園、楊潭、桃花、三合水6個村既沒有文藝隊也沒有龍隊獅隊,每年鄉上組織文藝匯演要求村上在出一個節目,不是請外鄉人代演,就是由學生代替,平時民眾的文化娛樂享受,除非麻將就是撲克,麻將、撲克又是導致賭博的主要工具,影響社會治安。有的村除老年人協會有一定的娛樂場所外,幾乎沒有適合一般成年人休閒娛樂的場所。

②設施不齊:除鄉黨委、政府投入新建門球場1個,桌球台2個,萬冊圖書室1個,宣傳欄2個。南楓、石灣、沿甸、株樹橋準備各建1個門球場外,其他村基本上無文體設施。

③文化站人員不夠,待遇少:一個256平方公里的鄉鎮僅一個文化專乾,既當站長又當輔導員。同時福利待遇得不到保證,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④民眾看電視較難:目前全鄉9600多戶,安裝了閉路電視的只有600多戶,17個村只有4個村的少部分農戶享受了閉路電視資源,民眾有迫切要求安裝閉路電視,但廣播電視站由事業性變成了企業性,從廣播電視站現時的經濟效益考慮,又很難滿足民眾的願望。並且,廣播電視站人員少,只有1個人,象***完全可以安排2個以上工作人員。⑤文化產業無從下手,文化實體一片空白。

二、農村公益文化體育陣地與宗教、廟宇活動情況的比較

近幾年農村公益文化體育陣地設施有年改善,我鄉建有8個籃球場,成立龍隊、獅隊、文藝隊都投入了一定的資金,象石灣村投入4萬多元建設一個標準較高的籃球場,株樹橋、***、太坪三村均投入6000多元組建了文藝宣傳隊。但公益性文化體育陣地建設的步伐還是落於廟宇建設之後,我鄉原有大小廟宇36座,從97年治理“兩亂”以來關停了幾座,但近幾年又對原來廟宇土木結構的房子改造成了磚混合結構的房子,向陽村還新建了一座廟宇,全鄉現在還有廟宇24座,上級批整的有5座,其餘19座廟宇都當地一些以老同志為主的人們自發集資進行改造的,有7個廟宇建了戲台,雖然利用廟宇內的戲台請花鼓、歌舞班子唱了些健康的戲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眾盼望文化生活的需求,但總覺得不對頭。據初步統計,近幾年全鄉用於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投資在20萬元左右,而19座非法廟宇的投資最少也在4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