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額貸款調查報告

(2)、貸款審查存在漏洞

由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實行“憑證發放、隨用隨貸、額度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其發放大多由臨櫃人員辦理,在辦理貸款時嚴格堅持“兩證”、“三見面”的原則,而臨櫃人員對其貸款用途的真實性是無法加以嚴格的考查的,這就造成有些農戶亂報貸款用途,而貸款後轉借他人,形成頂名貸款;另一些借款人貸款根本沒用於其正常的家庭生產、生活等,而是用於個人的不正常消費支出(比如賭博等),造成貸款到期不能按時歸還,最終形成貸款風險。

(3)、貸後檢查監督機制不健全

貸後檢查是貸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環節,為降低貸款風險,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安全性、效益性,農村商業銀行應加強貸後檢查工作。但“重發放,輕管理”的經營理念已在大部分信貸員腦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一方面,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對象廣、額度小、分布散、行業雜、所以工作量相對較大,而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工作人員有限,這就削弱了對農戶小額貸款的監管。另一方面,一些信貸員有“重企業,輕農戶”的思想意識,認為貸後管理只適應於大額貸款,對小額農貸不適用。有的信貸員甚至認為農戶貸款金額小,形成貸款風險每戶不過幾萬餘元。再加上有些農戶貸款後外出經營(有的甚至舉家外出),多年不歸,下落不明,這是造成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的一大重要原因。

(4)、部分信貸人員素質低,人為形成信貸風險

由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從建檔、評級、授信、發證、到最後放款都是人為操作,加之有些信用社人員相對不足,所以有些信貸人員利用人手不足、審查不嚴、操作上不規範等漏洞,搞人情貸款,自批自用貸款,假冒貸款,有的甚至給客戶出主意化整為零,一戶多證或一戶多貸,形成實質上的“壘大戶”,最終誘發貸款風險。

(二)貸款困難問題:

(1)、社會信用環境不佳,誠信度不高。一些農戶受欠貸大戶的影響,還貸時相互看齊的跟風心理也是信譽下降的重要原因。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債務難以落實,影響信用社放貸的積極性。

(3)、擔保抵押跟不上貸款需求,造成貸款困難。

(4)、貸款抵押物評估手續繁瑣,評估登記費用過高。

四、對策與建議:

(一)、對農戶信用等級實行動態管理和合理限額。

(二)、糾正認識偏差,防止短期行為。

(三)、加強貸款管理,落實好“三查”制度。

(四)、動員廣大民眾,營造良好信用環境。

(五)、簡化手續,減少評估登記費用,減輕農民民眾的經濟負擔。

(六)、加強信貸員隊伍建設。這是確保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七)、建立健全信貸機制。

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解決“三農”問題開闢了新道路,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對社會和諧發展有著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