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革命傳統教育的暑期三下鄉調研報告

調研時間:XX年8月3日—XX年8月12日

調研單位:xx省xx縣教育局

摘要

XX年8月3日至12日,xx財經大學“紅色之旅”革命教育服務團到xx省xx縣進行了為期10天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在本次調研中,隊員們主要圍繞了“革命傳統教育”這一主題進行,並在調研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調研成果。

正文

革命傳統是需要我們永遠繼承的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學校、家庭對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都很重視,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道德教育,特別是沒有把學生革命傳統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這對於學生的成長,對於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對於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在xx財經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我們“紅色之旅”革命教育服務團於XX年8月3日—XX年8月12日來到xx省xx縣,高舉為人民服務的旗幟,深入革命老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在實踐中薰陶思想感情、充實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長知識才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在實踐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第一次如此熱衷於革命教育問題,並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現將在實踐活動中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做以下匯報。

一、實踐地xx縣現狀

(1)xx簡介。xx縣地處xx西部,閩贛邊陲要衝。這裡千山競秀,群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xx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xx縣為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紅旗不倒的地方。xx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xx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xx等老一輩革命家在xx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何叔衡在xx英勇就義。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xx2萬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湧現出了老將軍13名,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1932年,第一個xx省蘇維埃政府、中共xx省委、xx軍區等機構在xx成立,xx成為xx革命運動的政治、軍事中心。xx縣共有全國重點保護的革命遺址7處,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省級革命建築物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xx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革命傳統氣息給本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背景。

(2)xx縣革命教育現狀。

在實踐活動開展前,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了當地中小師生對革命傳統教育的看法,了解了當地革命傳統教育的現狀。我們聯繫了xx省xx縣中區國小、龍山中學以及xx縣第一中學的師生,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現狀”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省xx縣革命傳統教育現狀並不樂觀。大多數學生對歷史革命人物以及革命歷史的了解並不多。另外各學校對革命傳統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較少。由於平時接觸到的有關革命傳統的知識較少,超過1/3的人認為對於革命傳統教育他們難以產生共鳴。但令人欣慰的是,多數師生對革命傳統教育持贊成態度,絕大多數師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註:調查問卷及調查結果詳見附屬檔案《革命傳統教育現狀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