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檢察機關內部監督的幾點思考

檢察機關在行使檢察權的內部監督方面,還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為此,本文認為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過程中,為了保障檢察權的依法正確行使,應不斷加強對自身執法活動的內部監督。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執法活動的規範性直接影響到法律監督職能行使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根據“權力必須接受監督”的一般準則,作為法律監督者的檢察機關同樣要接受監督,這既包括來自外部的監督,也包括檢察機關自身的本體監督。如何解決檢察機關作為監督者如何自我監督,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內部監督職責,加強執法辦案監督,促進檢察人員端正執法理念,規範執法行為,改進執法作風,加強執法管理是檢察機關實踐工作中倍受關注的問題,是對執法活動規範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檢察機關內部進行司法改革,杜絕錯誤案件和隊伍違法違紀現象發生的重要課題。

1.明確紀檢監察部門執法監督的主要內容

a.在執法監督工作中,明確監督的對象和重點,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紀檢監察部門執法監督的主要對象是反貪污賄賂部門、瀆職侵權檢察部門、偵查監督部門、公訴部門、監所檢察部門、控告申訴部門等行使檢察權的主要業務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執法監督的重點是當事人不服不立案、不批准(決定)逮捕、不起訴和公安機關提請複議、覆核的案件、撤銷案件、錯案賠償的案件;上級或其他專業部門否定檢察技術部門鑑定的案件;變更強制措施的案件;法院判決無罪的案件;下級院提出請抗訴,上級院決定不抗訴的民事行政案件;本地區辦理的大案要案;上級批轉、領導交辦、人大轉辦、新聞媒體曝光和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案件等。

b.明確紀檢監察部門執法監督的主要方式方法,正確處理程式和實體監督的關係

依據上級檢察院頒布出台的《檢察機關內部執法辦案監督辦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在把內部執法監督延伸到執法辦案的各個環節的同時,正確處理好程式監督和實體監督的關係,既要重點監督辦案程式,及時預防和糾正檢察幹警在辦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又要注意監督案件實體,及時發現案件質量中存在的問題,把兩者有機的統一到內部執法監督工作中來。

c.充分調動業務部門在執法監督工作中的積極性,著力構建自身執法監督機制。

為了充分發揮業務部門在內部執法監督中的作用,我們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明確規定了部門負責人在內部執法監督工作中的職責: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對部門內部執法監督工作負總責,監督本部門幹警嚴格依照法律、檢察紀律的規定履行職責;幹警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生違法違紀問題的,除追究本人的責任外,還要依照黨風廉政建責任制的規定追究部門負責人的領導責任,通過從調動部門負責人積極性入手,不斷規範業務部門的自我監督。

2.紀檢監察部門開展內部監督的成功做法

a.加強對執法辦案人員的個體監督

推行案前教育、案中檢查、案後總結三級責任監督措施。針對辦案中可能發生的違法違紀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辦案人員公正執法和廉潔自律的自覺性。依據舉報中心或者其他業務部門、案件管理部門反饋的信息線索,重點檢查辦案人員有無濫用職權、違反辦案程式、違反辦案紀律的情況。重大案件或者關注案件辦結後,案件承辦股就辦案過程、程式的遵守和社會效果、辦案紀律、經驗教訓等進行書面總結,以此為依據做出個案獎懲和評議。

構建立體縱向的綜合目標量化考核機制,結合工作重點和實際,將部門考核與檢察人員個體考核結合起來,將素質考核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正確區分辦案疏漏與違法違紀,通過目標管理與量化考核的調控作用和激勵作用,增強各監督環節的工作自覺性、積極性和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