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交通現象調研思考

08交通行業展覽會市場研究報告中國交通軟體交流基地大型城市活動綜合交通專題 XXrtie軌道交通產業榜評選 混合交通是一種客觀現象, 所謂混合交通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其含意是不同的。在經濟已開發國家,公路上行駛的基本是汽車,混合交通是特指車速較高的小型汽車與車速較低的大型汽車所組成的交通,即行駛車輛之間存在的“速度差”;在我國, 混合交通所指的是腳踏車、機動車、行人組成的混合交通,這種混合交通引發的交通擁堵、交通事故增加、城市環境不斷惡化、運輸效益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地影響了道路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了道路交通管理難度。因此,如何從道路建設、科學交通管理、整頓交通秩序、加強政府職能等措施來減少混合交通相互之間的干擾,降低交通事故率是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

1 我國典型的交通混合現象——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通混合

1.1 機非混合形成的原因

在過去計畫經濟情況下的企業辦社會帶來的居住與就業接近,居住與其他設施混合的特點造成居民出行距離較短。而腳踏車恰好適合近距離出行,因此步行、腳踏車成為最適合的出行方式。而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成長迅速,在我國,機動車的大量增加只是近 20 年的事情。早期的城市交通表現為機動車較少,居民出行以步行與公交為主 ( 早期的腳踏車價格昂貴 ) ;中期表現為機動車較少,居民出行以腳踏車為主 ( 腳踏車開始普及 ) ,目前則表現為私人交通機動化迅速發展、機非衝突加劇。在我國的城市發展過程中,並沒有給規劃師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廉價、高效的路網分流體系。如果不存在這種體系,那么機非混合就必然存在,

1.2 機非混合交通存在的問題

( 1 )導致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

我國目前常見的三塊板道路(此處三塊板道路為廣義概念,即人行道、腳踏車道、機動車道、腳踏車道、人行道的道路斷面交通組織方式,而不是狹義的具有分隔帶的道路斷面),已經基本解決了路段上的機非混行問題,路段的通行能力與車速基本可以保證,主要是交叉口的混行問題沒有解決。交叉口匯聚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當混合交通流進人道路交叉口時,會產生分流點、衝突點和合流點,這些特徵點的存在,直接影響著交又口的通行能力,機非混行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遠遠低於路段,已成為城市路網中最常見、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交通擁堵發生源、交通事故多發地;而且機非混行對理清道路功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起到了消極作用。

( 2 )路網布局模式的不斷惡化

我國城市路網還存在支路普遍缺乏的現象。由於城市幹路缺少下一個層次的路網系統,適於商業活動的土地供給不足。另一方面,我國大多數居民以腳踏車出行為主,腳踏車、公

交、步行、機動車均集中在幹路上。腳踏車具有輕便靈活的特性,易停放,寬敞的人行道剛好提供了停車場所。最初為順路購物,伴隨交通量增加,主幹路兩側的小規模商業活動逐步升級,最終導致“交通性商業街”的誕生。如果能夠從路網上將腳踏車與機動車分離,那么沿腳踏車道的商業街將吸引腳踏車出行者到此購物。對於步行者來講,在腳踏車專用道兩側行走將比在機動車道兩側行走更具安全性,同時也會減少汽車尾氣對健康的損害。

( 3 )行人過街困難

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居民出行意向調查表明,行人過街困難、不安全是主要交通問題之一。三塊板道路斷面大,必然造成行人過街困難。而最大的困難並不是道路寬度問題,而是分

隔護欄問題。設立分隔護欄的主要目的在於規範腳踏車的交通行為,而腳踏車交通行為失范與腳踏車流量大、法不責眾的思想觀念有關,與城市道路交通商業功能混合有關。

( 4 )不利於腳踏車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騎腳踏車是體力運動,騎行時呼吸加快。機動車排出的尾氣剛好被騎腳踏車的人吸入,腳踏車使用者首當其衝地成為汽車尾氣的受害者。

2 解決對策

如何減少混合交通相互之間的干擾,降低交通事故率是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混合交通是無法消除的,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源不是混合交通的“混合”而是“混亂”,所以制定解決公路混合交通問題對策的原則是儘量減少交通衝突和各種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擾,使混合交通流有序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