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節支增效工作調查報告

小節約省出大效益—對****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節支增效工作的調查

**市地處湘東北,人口僅48萬,年轄區銷售計畫16000大箱,過來,省外煙在轄區的補充銷售計畫不足XX大箱。有限的18000大箱計畫,要實現年利潤超過1000萬元談何容易,但****市局(公司)卻奇蹟般地連續兩年實現年利潤過千萬元,並順利通過****市文明標兵單位驗收,在****市系統七個單項工作評比中,XX年獲得四個第一,XX年獲得六個第一,整體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市系統第一名。****市局能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靠的是什麼呢?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該局在深化兩網建設、規範企業管理的同時,突出做好了節支增效這篇文章。該局XX、XX、XX年的費用額分別為572.92萬元、815.61萬元、739.55萬元,費用率分別為3.16%、4.09%、3.47%,比****市菸草系統平均水平分別低1.18個百分點、0.74個百分點和1.18個百分點,為全市系統內最低。 ****年元至9月發生費用487.35萬元,費用率為4.07%,仍低於全市系統平均水平。

(一)***市局(公司)加強節支增效工作的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形成共識。1999年11月,****同志從****市局調任****市局(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與班子其他成員一道共同探索企業發展的新路子。通過調查,他們發現,人口少,計畫小是制約****菸草發展的一大障礙,僅僅搞好轄區銷售和強化專賣管理還無法實現跨越式發展。怎么辦?他們把的目光落到了企業內部,盯住了節支增效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了:努力尋找企業政治思想工作新的結合點、企業經濟效益新的增長點和企業內部管理新的突破點,狠抓節支增效,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促進****菸草躍上新的台階。為了進一步發動員工,凝聚員工,在員工中築起節支增效的牢固思想防線,班子成員深入到員工中去,與他們談心交心。讓他們認識到,作為企業中的一員,只有企業發展了,才會有員工的長久利益。努力降低費用支出,綜合提高經濟效益,既是企業做大做強的現實需要,也是員工應盡的責任。同時,他們經常組織員工到貧困山區的扶貧點上,體驗老百姓的生活;到特困企業實地考察,進行艱苦創業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員工真正懂得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道理,並深深地感悟到:我們的生活再苦,遠沒有貧困鄉村的農民苦;我們的福利再差,遠沒有特困企業職工差;我們的工作再累,遠比不上野外作業工人累……我們沒有理由大手大腳、揮霍浪費,沒有理由不勤儉節約。他們還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煙箱回收活動,每年回收煙箱8000多個,節約資金近萬元。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一分錢 ”的“五節約”活動,在員工中形成了良好的節約意識。“人心齊,泰山移”,該局(司)黨組的科學決策和勤儉治企精神得到了全員的支持,贏得了企業發展的輝煌業績。

二、完善制度,細化管理。一方面,他們圍繞“抓管理,抓效益”的工作思路,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節支增效的規章制度。如來客招待審批制度、差旅費管理制度、醫藥費管理制度、費用報帳審核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等,全局(公司)共有分五個方面的條款341條。他們將所有制度彙編成冊,發給全局(司)每一位員工,並組織集中學習與討論,讓制度爛熟於心。另外,他們對各項費用進行了分類,每年的按照全年費用支出預算明細,逐項做出調查,在確保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制訂出詳細的費用減控計畫,逐人逐崗挖潛,分項確定節支指標並層層分解到科室到崗位。如:在招待費的控制上,他們從一包煙、一瓶酒抓起,來客就餐先到辦公室申報,由辦公室開具“就餐通知單”、核定就餐人數及標準,安排至機關食堂就餐。在車輛管理方面,所有車輛實行定點定時統一加油,嚴格控制油料使用,杜絕了虛開加油發票的現象,平均每月可節約油料費500元;另外,他們對車輛維修實行修前鑑定,修後驗收制度,對維修或更換零配件的,實行定點購買、定點維修,並將更換的零件由辦公室統一回收,堵住車輛維修方面的管理漏洞,僅此一項,****年元至9月比XX年同期減少了15.84萬元。在辦公用品的採購上,一律經過嚴格審批後由辦公室按實際需要統一批量購買,確保所購物品的最佳質量和最低價位;在辦公電話的使用上,他們將各科室的電話費用實行包乾制,超過自負,節約歸公,基本上杜絕了用辦公電話打私人電話的現象,XX年元—6月的辦公電話費為10632元,比XX年同期15074元減少了4442元。在執行過程中,只認制度不認人,不符合程式的做法,堅決不報帳,真正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標,日日時時有任務。同時將全員月獎的15%直接與當月費用掛鈎,把節支增效與目標管理考評結合起來,節獎超罰,讓每個員工自覺減控開支,像自己家過日子那樣為企業精打細算。每月召開的局長辦公會及時匯總費用使用情況,發現並推介先進科室和典型人物。另一方面,他們從加強財務監管入手,大力推行“4+1”費用管理方式,即經辦人、主辦股室、企業財務、經審和企業一把手,根據各自職責對原始票據等進行審核簽字。局長簽字前先由經審和財務對費用開支合規性、票據合法有效性進行審核把關。並對費用支出情況定期進行審查,逐月公布結果,接受民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