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村官關於返鄉農民工的調查報告

調查發現農民工在外打工,找工作的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途徑:一是熟人或親戚介紹,也有的隨本村在外面包工程的包工頭出去;二是自己找,自己在一些工地上去問是否要人,或者到一些工廠門口去看是否有招工信息。

(六)大部分人都有繼續外出務工的意願

調查中70%的人都表示會返回原來的崗位繼續打工,剩下21名因公司或工廠停產、倒閉等原因返鄉的農民工有18人表示還要出去務工,有3人表示將過一段時間再看情況;有22%的人將重新找工作,只有8%的人暫不外出務工。

三、調查結論及一些建議

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古松村返鄉農民工中,有部分人員是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返鄉,但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數返鄉農民工都只是回家過節,並且他們大部分人都有繼續外出務工的意願,預計部分農民選擇務工地點會轉向內陸城市。外出務工現在和將來都是農民生存的一種主要方式。調查還發現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機構提供的服務與農民工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為農民外出務工搞好服務是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基層組織當前首要任務。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加強就業指導。調查中發現很多人都是通過熟人介紹和自己找工作,如果想換工作只有自己找,成本高,另外,有一部分人是看到別人在某一地方打工還可以,就隨波逐流到那地方找工作,因此,農民外出務工存在一定盲目性和扎堆現象,發現現在所謂的勞務市場建設離大多數農民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建議相關部門深入實際,加強與用工方的聯繫與溝通,蒐集相關用工信息,通過網路、職介機構等渠道向廣大農民工提供用工信息,促進農民工合理流動,減少農民工找工作的成本,減小他們外出務工的盲目性。

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能與用工單位聯合培訓最好,不搞那些完成任務式的培訓。同時鼓勵他們就近就業,尤其是國家的擴大內需計畫,涉及許多基礎設施建設,應大量使用農民工。

三是重視無地農民的生存發展。農村土地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下放,但是90年代後出生,或者婚嫁古松村並且戶籍也遷入這個村的沒有土地,這部分人一般靠耕種外出務工人員的土地生存,據了解,這種情況各地普遍存在。對於農村向來沒有土地的這部分人,建議政府在土地流轉和其它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支持,使農村土地合理流轉,減少摞荒地,妥善解決這部分農民的生存問題。

四是加強對自主創業農民工的信貸支持和幫扶引 導,減小他們創業的困難、風險和盲目性。對自主創業的農民工,政府可採取貼息、直接補貼、擔保貸款等方式給予他們資金上的支持,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五是加強對農民工的跟蹤調查,及時掌握他們的情況,必要時候能提供及時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