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程招投標監管工作調查報告

三、進一步強化招投標監管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針對目前項目招投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應從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強化監督、規範行為入手,進一步做好招投標監管工作。

(一)理順招投標監督體制,明確監管部門職責

我國現行的招投標多部門監管的格局,客觀上造成了當前監督缺位、越位、錯位和不到位的狀況,因此,需要對招投標監督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理清各監督主體的相互關係,把握好監督主體的角色定位,合理劃分招投標監督管理許可權,明確有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建立適應新形勢的工程招投標監管體制。要整合各種監督力量,健全監管機構。建議成立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參加的招投標監督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工程項目、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政府採購等招投標工作的監督。各監管部門要在監督委員會統一領導下開展監管工作,形成自上而下、不同層次的監督,明確責任,理清角色定位。作為行政主管部門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管應定位於對每項招投標的程式和內容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並及時向監督委員會上報監管情況,及時糾正監管中發現的問題。要儘快實現招投標執行機構與監管部門人員分離、機構分設、資金脫鉤,形成相互制約的格局,從體制上保證招投標監管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健全法律法規制度,使招投標活動及其監管更加規範

面對當前我國的招投標法律法規及其監管制度不系統,不嚴密的狀況,建議立法機關應儘快對《招標投標法》和《政府採購法》等系列法規作進一步的修改完善。相關部門應加快制度建設步伐,制定完善具體的實施辦法和細則。儘快出台《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完善招投標檔案編制辦法、投標人資料審查辦法、評標委員會組成辦法、評標定標辦法、契約履行的監管辦法、責任追究辦法等操作規程;建立實施招投標師職業水平考評制度和招投標從業人員執業準入制度,為招標人、投標人、評標人、招投標代理機構以及招投標監管機構提供切實的行為規範,使重大工程項目從招標到契約執行、監督等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堵塞程式上的漏洞,減少隨意行為,從源頭上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

(三)強化程式監督,完善招投標監管工作網路

一是強化程式監督,嚴格規範招投標程式。工程項目招投標有一套完整的程式,程式不規範,就難以保證招投標結果的公正性。作為監督主體的招投標監管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監督招標代理機構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式進行招標,對招標公告公布、專家抽取、投標、開標、評標、定標、契約簽訂等具體環節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在程式上不出問題。二是對招投標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方位監督,把招投標活動置於招投標監管機構、紀檢監察機關、公證機關的多重監督之下。三是形成嚴密的招投標監督網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主動牽頭並與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強化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和項目稽擦作用。同時還要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社會監督的作用,如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從社會中選聘招投標監督員;發揮行業協會的資信認定、自律功能等等,形成監督網路,把招投標工作置於嚴密的監督網路之中,保證招投標活動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