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區婦女參政議政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三、影響農村女性參政議政的原因分析

1、傳統的性別觀念和社會角色定位制約婦女參政議政

一是傳統性別文化的制約。雖然男女平等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但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使“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男人決策、女人配合”的思想目前在農村仍相當有市場。受此影響,大眾對農村婦女的角色定位仍是“賢妻良母”、“賢內助”,並且大部分婦女自身對此也表示認同。很多男人認為女性只要在家種田、做家務、帶孩子,相夫教子就好, 不願意女人參與過多社會公共事務,更不願意女人在政治上強過男人。少數有能力、想幹事的婦女也不敢參與競爭,擔心參與村務管理會被人家評頭論足,怕被人說成不顧家,愛出風頭。在調查中,即使女候選人、男候選人條件相當,也只有42.9%的被調查女性表示會選“女候 關於全區婦女參政議政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xx區是個農業大區,總人口98萬,其中女性47.3萬,占人口總數的48.2%。婦女平等地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事務管理是衡量婦女發展的重要尺度,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推動婦女積極參政議政,不僅有利於提高廣大婦女的政治地位,而且將對全區的各項建設特別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促

進作用。為全面了解我區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現狀,進一步探索新時期推進農村女性參政議政的新思路,xx區婦聯專門開展了此次調查。調查主要採取抽樣問卷調查和座談走訪等方式,選取本區理公港、鍾家鋪、黃甲鋪、牛車河、觀音寺、龍潭、佘家坪等7個鄉鎮,共發放調查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一、xx區農村女性參政議政現狀

調查中,7個鄉鎮共有黨員5574人,其中女黨員1035人,僅占18.6%;鄉鎮人大代表總數407人,其中女代表116人,占28.5%;政協委員總數24人,其中女性5人,占20.8%。7個鄉鎮共下轄78個行政村(居),共有村委會成員301人,其中女性90人,占29.9%;共有村黨支部委員305人,其中女性65人,占21.3%;共有村民代表會成員2940人,其中女性605人,占20.6%,村民議事會成員2609人,其中女性515人,占19.7%。

二、xx區農村女性參政議政存在的主要問題

1、婦女參政比例偏小。調查發現,鄉村兩級幹部隊伍中女性比例均偏低。鄉鎮政府機關幹部大部分只在黨政班子中配備了1名女幹部,少數鄉鎮一般幹部中甚至沒有女性。村幹部方面儘管基本上保證了每個村級班子中都有女性,但由於XX年全區大規模並村(由原來的876個合併為412個)造成村幹部職數總數減少,換屆選舉時競爭激烈,許多曾擔任村幹部的女性在職數限制的情況下沒能進入村級班子。因此,無論村委還是支委,換屆後女性比例均未達到三分之一。女黨員是農村婦女參政議政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也是培養選拔農村女幹部的主要源頭,而我區農村女黨員僅占農村黨員總數的18.6%。

2、婦女參政質量偏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村(居)都是由男性擔任黨支部書記。78個行政村(居)中僅有2個村黨支部書記為女性,另有2個村村主任為女性。婦女在村支兩委成員中不僅數量少、比例低,而且女村幹部幾乎全部任婦女主任職務或任會計、出納,分管計生、宣傳等工作,少有涉及經濟工作。可見,村支兩委成員中婦女職位已被邊緣化。同時,農村女性參政議政過程中維護婦女權益的意識不強。婦女參政議政目的是加強黨和政府與婦女民眾的聯繫,對平等與發展方面的決策施加影響,從而制定出全面的正確的符合最廣大人民民眾包括婦女利益的方針政策。而調研中,農村女村幹部、女黨員、女人大代表等女性參政議政群體很少在各種會議上提過相關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