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部門預防職務犯罪趨向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各級檢察機關全面落實高檢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預職務犯罪工作的決定》,確立“黨委領導、結合職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結合檢察職能,按照“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的精神,積極探索建立在黨的領導下與有關部門配合,專門預防和系統預防、檢察機關職能預防同社會預防相結合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從

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操作仍處於探索階段,因此,如何進一步改進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方式也就成了擺在各級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從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發展方向作一些粗略的探討。

當前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的現狀和特點

1、保障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立法缺失

檢察機關既是打擊職務犯罪的職能機關,同時也是依據檢察職能進行預防職務犯罪的重要部門,但是從目前來看,檢察機關在預防職務犯罪原則、主體、職責、措施、程式和法律責任以及檢察機關在作為懲治和預防腐敗犯罪的專門職能機構的法定地位、具體法定職權和工作程式等方面的立法相對缺失。儘管到XX年1月為止,全國各地共出台了13部有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地方性法規,但是這些地方性法規的條款依然呈現過於原則、可操作性差、分散等特點,以至於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中,地區之間、領域之間、部門之間發展不平衡,預防工作缺乏綜合系統性。

2、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規範化的工作機制和程式不完善

檢察機關在近幾年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中,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一些職務犯罪預防的機制和規範程式。如個案預防的五個一工程、專項預防、系統預防等,但是,這些機制、程式同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制化、專業化要求相比起來,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缺乏具體的操作規範。其次職務犯罪預防人員的專業化程度還不高,缺乏相應的知識培訓。

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

預防職務犯罪雖然在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里有規定,但是法律對預防職務犯罪的程式、任務、目標和評價標準等都沒有具體的規範,更需要的是在實踐中的探索。但是有一點必須肯定,開展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的基本的立足點,就是法律監督。加強法律監督職能,任務是保證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核心是防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目的也在於通過維護法制,保證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防止腐敗,維護公平正義;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從源頭上探索遏制和防範職務犯罪的治本措施,其本質也是促進有關單位、部門完善制度,加強監督,保證權力運作正當合法。由此可見,法律監督和預防是相輔相成的,預防和監督的目的是一致的。 也可以說,法律監督的本質就是預防。其次,基於法律監督而產生的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權應該是一項具有行政屬性的啟動程式權,但不是一種能夠作出實體決定的行政權,而具有作出決定行駛主體是相關重點行業、領域等單位。檢察機關只是這種實體行政權啟動主體,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個案預防、系統預防、工程專項預防,都是為了讓這些有權作出實體決定的單位進入決定的程式,堵漏建制,自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建設。社會各預防主體擁有預防權,檢察機關擁有啟動預防程式的預防監督權。以法律監督為根本確定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理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表明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是一種職權性的預防。法律監督職能既是檢察機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職權基礎,也是其特色和優勢所在。xx大提出在“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時要發揮司法機關的作用的精神”對檢察機關全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包括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和對職務犯罪的法律監督)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是有指導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