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調查報告

這次調查顯示,空巢戶老人占四成。隨著住宅建設的發展,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發展。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無法得到家庭成員的幫助,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健康狀況欠佳的老人,生活將陷入困境。

◎千名老人中有201人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

調查顯示,千名老人中有201人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其中家中無人照料是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主要原因。

願意進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經濟上能承受的水平在600元以下的占9.5%,600-799元的占20.9%,800-999元的占38.8%,1000元以上的占30.8%。

在不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251名中,有18.7%是因為經濟負擔不了。此外,有7.9%老年人認為不適應集體生活,32.6%老年人認為家裡養老能更享受天倫之樂,26.6%老年人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還有其他原因的13.9%。

對“以房養老”認同度。在關於老年人是否願意通過房屋倒按揭或出租的形式來以房養老的調查中發現,僅有7.7%的老年人願意採用這種方式,18.1%的老年人明確表示不願意,而絕大多數占74.2%的老年人表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說明這種新型的觀念沒有得到很多老年人的認同,而老年人對此的熟悉度也相當低。

在354名擁有住房產權的老年人中,有9%的老年人願意“以房養老”,可見是否擁有住房產權對於老年人選擇“以房養老”會有一定的影響,老年人不願意採用“以房養老”的原因較為多樣,其中最多的原因是沒有個人產權證和家裡有人照顧。

全區願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老人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對靜安區機構養老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目前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全區床位數不足老年人的1%。而地處市中心的靜安區,地價房價居高不下,也很難大面積的發展養老機構。

◎老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

調查顯示,參加醫保的占90.3%,沒有參加醫保的占9.7%。1000名老年人中有876人參加了退休職工互助醫保,占總人數的87.6%,另外124人沒有參加,占總人數的12.4%。沒有參加醫保的原因是:不是退(離)休職工50.5%,外地單位40.2%,其他9.3%。

千名老年人中有36%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一年個人醫療費用支出500元以下的32.1%,500-999元的14.4%,1000-1499元的18.0%,1500-1999元的7.5%,XX-2499元的9.1%,2500-7000元的16.2%,7000元以上2.7%。XX年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最高個人承擔數額為60000元。

調查中老年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有36.0%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在座談中大家也談到,由於醫保規定的報銷費用過低,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自己支付相當部分的醫藥費,加上現在醫院將許多藥都被歸為自費藥,使得老年人更感到負擔有困難。很多實際的事例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一些老年人收入處於中等,不夠政府的補助條件,因此怕生大病,所以平時也不敢在其他方面多花錢,都要留著負擔醫療的開支。特別是一些從外地退休回來的老年人,在醫療費用支出和醫療報銷方面的困難明顯。

三里坊居委有一位從外地退休回來的孤老,由於退休前是教師,所以退休金在外地相對來說算比較高,超過1000元,不符合上海市和靜安區規定的補貼標準,但是該老人由於身體不好,所以確實存在錢不夠用的情況,並且由於老人沒有上海的醫保,生了病要去外地報銷,報銷周期長報銷金額又少,更為老人造成了經濟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不便。調查中老人普遍呼籲能夠得到政府社會的更多幫助和照顧,在醫療費用方面再給予更多的優惠措施。

◎老年人每天時間分配首位是看電視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有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前五位的項目是,看電視電影、看書看報、閒聊、體育運動、戲曲。

除睡眠休息和吃飯時間外,老年人每天時間分配首位是看電視,其次是做家務。各類活動時間安排與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基本一致,每天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最多。

參加老年大學狀況。調查顯示,17%的老人參加老年大學的學習。參加老年大學的學員在性別、年齡、文化上有一定差異,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為63.5%,男性為36.5%;文化程度高的多於文化程度低的,大專及以上參加的為49.1%,文盲參加的為8.1%;年齡越低參加的人越多,70歲以下的為47.4%,71-80歲的為35.7%,81-89歲的為10.2%。

老年人不參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