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家對個體私營經濟方針政策的演變,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本人曾對我市一個經濟實力中等的鄉鎮作過調查,至XX年底,這個鄉鎮的私營企業為441戶,從業人員3932人,註冊資本3.541億元;個體工商戶為XX戶,從業人員4193人,註冊資本6318萬元;可見中小型民營企業規模還小,數量較多,這些民營企業在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民營經濟占到整個經濟的95%以上,成為該鎮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其在發展生產力、培植地方財源、擴大勞動就業、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創造地區經濟繁榮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但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由於其特殊的經濟形態及成長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從一開始就形成了重市場、重技術、輕內部財務管理的思想,使得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變成了經濟上的巨人,財務管理上的矮子,這種巨大的反差,客觀上又阻礙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

另據統計,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近五年的淘汰率為70%,究其原因,有相當部分企業是因財務管理薄弱而造成的。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小型民營企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針對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作出相應的對策分析,以最佳化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中小型民營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一、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作為客觀存在的一種經濟實體組織,中小型民營企業都無一例外地設有自己的財務機構,有專門的財會人員,都建立了各自較為完善的財務制度,表面上,中小型民營企業高度重視財務管理,不斷強化財務管理,但究其本質而言,財務管理卻是企業中最薄弱的管理環節。甚至幾乎還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管理。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

(一)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沒有擺正。

在模式上,財務管理從屬於會計工作,“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走,會計核算跟著領導意志走,”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對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定位還停留在以往的算賬、記賬上,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處理與管理財務數據,絕大部分人員和時間投入在處理會計憑證、製作財務報表、報銷費用及應付銀行、稅務及工商部門等事務性工作上,財務部門的工作結果是各種數據報告,至於這些數據報告意味著什麼,如何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都不是財務部門首要考慮的問題,財務管理工作只能從屬於生產經營活動,只是順應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和調整而作相應的發展和調整。

本人曾對一個鄉鎮的十家註冊資本在300萬元以上,員工在50人以上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作過一番調查,結果表明:90%的企業財務主管人員不但不是董事會成員,而且每年只能列席一至二次董事會議,70%的財務部門從未從實際出發,按財務管理規定寫出具有價值的財務分析報告。所寫的財務分析均是按領導意圖或應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要求隨著套寫一篇“官樣文章”,很少提出投資、融資及資金管理、經營策略方面的財務建議,因此,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財務人員素質整體偏低、財務管理意識不強。

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在創辦之初是由自己的親屬擔任會計、出納,這些人多數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知識培訓。近年來,隨著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會計法》的頒布實施,不少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有所提高,但從整體來看仍然較低。本人曾對一個鄉鎮的120家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做過調查,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財務人員只占5%,大專以下高中以上學歷的財務人員占25%,高中以下的財務人員占70%。有會計專業職稱的財務人員就更少了,初級職稱的只有6人,大部分人只有上崗證,由於自身缺乏財務管理,難以為企業經營者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能力。不少小型民營企業的會計業務是由稅務師事務所代理的,他們只負責做賬,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所以根本就談不上進行財務管理,何況這些企業的經營者沒有財務管理意識,少數企業即使有真正的財務專業人員也很難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