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3、應收賬款管理不規範。當前,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了自我生存和發展,千方百計地開展促銷活動,擴大自己產品的銷售規模和市場的占有份額。其中,賒銷作為企業促銷產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越來越被廣大企業的領導們所採用,對企業產品的銷售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賒銷也使企業的應收賬款金額迅速龐大,加上企業間相互拖欠貨款的現象日益嚴重,使企業應收賬款金額增長更快,壞帳損失也日益增多,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嚴重製約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如何有效地控制應收賬款的增長,已成為企業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議題。但是很多企業對應收賬款監控不嚴,而忽視了信用管理,甚至根本沒有信用管理、資信調查這些最基本的管理費用的預算。這些現象的存在,讓企業的風險大大增加。

4、存貨管理混亂。很多企業沒有建立完整、準確的材料、產品倉庫明細賬,材料採購或因資金緊張欠款,或為少付貨款沒有要求對方開發票,也有從沒有發票的市場購貨的情況,造成入賬無原始憑證,以白條抵賬或乾脆不入賬。企業產品成本核算不規範,以企業主的估算的利潤倒軋法計算產品成本,造成企業實際存貨與賬面存貨不符,很少有規範化的盤存制度,企業的存貨成本無法正確核算。有的設立兩本帳,只有業主能掌握真實的存貨,有的則是一本糊塗賬。

(三)成本管理弱化,財務管理職能得不到發揮。

上述存貨核算不規範是一個方面,個別企業甚至虛誇原材料預估入庫,達到沖減利潤、少交所得稅的目的。生產經營成本多數業主只能粗線條地去把握,一旦市場風雲突變,往往無法控制經營局面。

(四)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財務報表不規範。

當前中小型民營企業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主要有:職業高中畢業生(少量大專院校畢業生)、早期的農業會計、業主家屬及親戚。他們或者缺乏工作經驗,或者學習更新財務知識的能力不足,或者身兼數職無暇學習,很多人無法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核。更尷尬的是,財務人員僅僅是企業的雇員,業主對財務工作橫加干涉時,不做假帳的職業道德往往為利益衝突而犧牲。各種因素引起的人員頻繁流動,又缺乏企業具體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了賬簿、報表的隨意性。

三、解決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中小型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由客觀經濟環境和內部自身管理兩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內外結合,標本兼治。

(一)從外部客觀經濟環境上加以改善。

一是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儘快制定或完善有利於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二是加快建立中小型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型民營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組織,不能以盈利為目的,擔保費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財政部等10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型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標誌著我國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開始啟動。在建立中小型信用擔保體系過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中小型民營企業資信評估機構,中小型民營企業投資及融資信息服務機構等)結合起來,為中小型民營企業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三是改善競爭環境、改善中小型民營企業之間的不規範的競爭秩序,對中小型民營企業和中小型民營企業產品進行更嚴格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