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狀況調查報告

**村距**縣城東38公里,300戶,998口人,耕地面積9236畝,黨的xx屆五中全會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吹到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使這個昔日的革命老區煥發了勃勃生機,是什麼原因使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又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啟示?今後如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縣新農村建設?帶著這個問題,近日我同縣經科委和

祥順鎮的政協委員,對**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調查。

一、把發展生產放在首位,增強農民和村集體的造血功能是新農村建設的治本之策;

經濟發展不僅是我國經濟建設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而且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若村集體捉襟見肘、農民囊中羞澀新農村的建設就無從談起。

**村原本旱田面積較大,種植的是傳統的糧食作物,但由於**村的土壤結構、地勢和傳統糧食價格的低彌,致使農民增收緩慢,村集體經濟脆弱。如何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是擺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面前的新的課題。於是村“兩委”便動員民眾將各家旱田地改為水田地種植經濟效益較好的水稻。光說種,水哪來?技術誰會?誰敢先吃這第一隻螃蟹?於是,村兩委在秋收後首先組織黨員幹部、有積極性的部分農戶和幹部的親屬做示範。把旱田率先改成水田,並新修了水渠把西北河水引到地邊作為灌溉之用。另外,利用冬閒的時間請縣、鎮的農業專家來村里講授水稻種植的技術和田間管理的方法、技巧。通過幾年的示範、帶動和輻射,先改地的農戶得到了甜頭,其他農戶也消除了疑慮,便紛紛改地,截止到XX年**村所有能夠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塊均改成了水田,面積以達745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80%以上。水稻調優調綠達到97%,水稻種植技術標準不斷提高,中棚育秧達到90%。

同時,調整了種植業結構,一是在不適宜種水稻的旱田地里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提高農作物經濟效益。種植小雜糧、粘玉米、紅小豆、白雲豆、甜粟、棚室菜等非糧經濟作物並通過訂單,確保銷售渠道。大豆高質高油種植面積已達到大豆種植面積的70%以上。二是在北藥種植開發上,幾年來,他們對村內的淺山區進行了實地踏查,並對調查結果並進行了認真詳實的分析論證,同時結合不同種類藥材對外部生長環境和條件的客觀要求,科學的確定了以五味子為試種品種。三是充分利用地處淺山區的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引導農戶發展食用菌栽培。以縣裡其他鄉鎮食用菌協會為龍頭,組織農戶實行統一技術指導,分散管理經營,統一收購,種植戶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已發展木耳20萬袋、平菇20萬袋、地栽香菇500平方米、榆黃蘑700平方米。僅此一項可使農民增收65萬元。四是以發展牛、鵝、貉子養殖為重點的畜牧業。**村地處淺山區,飼草豐富,非常適宜鵝、牛放牧。全村共發展大鵝養殖發展到8000隻,黃牛存欄120頭,羊350隻,貉子150隻,畜牧業收入可實現78萬元。五是針對**村富餘勞動力的流動無序和轉移緩慢的現狀,他們積極鼓勵土地少的年輕人走出去,並為他們提供用工信息和便利條件,充分利用好這部分曾一度被浪費的勞動力資源,使一部分勞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去從事第二、三產業的生產經營。在調整規範產業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樣一方面實現了土地的規模經營,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效益,另一方面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促進了第二、三產業的發展。XX年**村農村經濟總收入已達935萬元,村集體收入8.9萬餘,人均收入由上年的5300元,增加到6540元。村集體和農民都有了造血功能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完成新農村建設任務,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