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辦非企業單位在構建調查報告

(一)培育服務社會管理的基層性社區民間組織。社區民間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開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動,以社區成員為主體,拓展社區服務,活躍社區文化,對於推進社區自治、維護基層的社會穩定與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是促進社區和諧的積極力量。這一新型的基層民間組織包括社區文娛體育團體、志願者服務組織、公益互助組織、計畫生育協會等社區社團和非營利性便民服務機構等民辦非企業單位。通過社區民間組織的發展完善,不僅可避免社區單位化的誤區,而且可以拓展社區服務項目,切實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將社會服務覆蓋到全體社區居民。社區民間組織必將成為社區建設的助推器和社會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培育服務弱勢群體的公益性民間組織。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和關愛社會弱勢群體,要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單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民間組織的積極參與。目前,針對弱勢群體舉辦的服務機構嚴重不足,特別是為老年人服務的養老機構與實際社會需求之間的缺口很大。今後一、二十年,我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主要依靠社區來解決。為了能夠避免政府辦福利機構的毛病,又能夠鼓勵民辦機構進入養老服務領域,針對政府缺錢、老年人需要服務、企業需要轉產、需要尋找適當的投資渠道、下崗職工需要工作崗位的情況,政府完全可以另闢新路,通過財政手段扶持或購買社務服務的方式,從改革自費政策入手,刺激提升老年人對機構養老服務需求,鼓勵民間力量進入老年人服務行業。上海市盧灣區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盧灣區民政局用福利彩票的資金做支持,通過財政補貼困難老人入住(每年30萬),成功地將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有效整合,創辦了一所由民間獨立創辦、經營 政府補貼低收入老年人的新型養老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民間組織服務的辦法很好地解決了養老機構不足的問題,政府花最少的錢為民眾獲取了最優的服務,這代表了新時期中國城市社會福利社會化的走向。

(三)培育服務特殊群體的邊緣性民間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社會問題相繼產生,社會需求不斷增加,面對不同的社會群體,需要豐富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來支撐,應當允許和鼓勵邊緣性民間組織參與到和諧社會的建設中來。所謂邊緣性民間組織,一是指他們服務對象是邊緣群體,從事的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邊緣行業,如心理諮詢、法律援助、婦女權益保護等;二是指組織本身處於政策的邊緣,無法對其進行登記管理。這一民間組織尚處在萌芽階段,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關部門應採取措施,儘快從制度上加以解決或放寬條件使其進入,以滿足社會需求,緩解一部分社會矛盾,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民間組織參與社區建設,既有利於發揮民間組織作用,提升民間組織形象,促進民間組織整體水平提高,又有利於加快社區建設,擴大居民參與,增強社區歸屬感,推進社區管理中民主自治的發展,最終實現民間組織大發展和建立“和諧社區”的雙贏。

相關內容
國有企業無形資產流失狀況調查報告
企業安全隱患調查報告
企業內部培訓體系建設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範文:關於企業員工言行舉止的調查報告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社會調查報告
2024年陝西規模以下服務業企業年度調查報告
中小化妝品企業的未來市場走勢分析
企業工會組織情況的調查報告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工作調查報告
2024年棉紡企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