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學校財務管理情況調查報告

行事處課題組

撤地設市以來,根據市、區職能劃分,市區範圍內的高中歸屬市管理,現共有四所高中學校,分別是中學、二中、師專附高、職高。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集聚,就學需求不斷增加。為確保初升高比例,提高公民素質,市財政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了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有效地緩解了就學壓力。通過對近幾年來市屬高中學校教育經費運轉和

使用情況的調研,提出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對促進高中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合理分配財政資金,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今年3月份,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組成聯合調研組,對市直屬的四所高中學校財務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一)人員情況。四所高中共有教職工828人,其中在職724人,離退休104人;共有210個班,在校生9829人。

(二)資產負債情況。四所學校共有資產總額1536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3234萬元,流動資產993萬元;負債總額為2087萬元,其中銀行貸款為1100萬元;淨資產為13084萬元。

(三)收支情況。四所高中總收入為6366萬元,經常性收入(不包括基建撥款,包括擇校費收入)為5502萬元,其中財政預算內補助收入為1876萬元,占經常收入的比例為34.1%;經常性支出總額為5655萬元,超支153萬元,其中中學結餘19萬元,師專附高超支220萬元,二中結餘43萬元,職高結餘50萬元。

(四)教職工收入情況。人員支出占事業支出(不包括基建支出)的比例為65.1%,其中中學76.75%,師專附高53.99%,二中67.49%,職高60.18%。四所高中在職教師年平均綜合收入為44494元,其中中學45167元,師專附高35164元,二中44391元,職高46708元。

(五)財務管理情況。四所學校都建立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審批制度、獎金福利分配製度,經費支出實行校長“一支筆”審批制度。會計資料基本做到真實、合法、完整,報銷手續齊全。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學校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五種不良現象:

(一)財務管理重視不夠。有些學校認為,財務會計工作是總務部門和會計人員本身的業務,學校只要搞好日常教學管理,抓好升學率就可以了,對學校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有些會計人員對新的財政、財務管理體制不了解,只關心資金庫存、不注重資金性質,不善於監督管理。

(二)不動產管理不善。在資產管理方面,目前多數學校存在著“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的現象,認為只要把“錢管好就行了”,管理意識淡薄,固定資產維護差、報損率高,存在賬實不符的現象。部分學校未按照規定處置固定資產,未經批准就隨意購置、出租、處置資產等。隨著政府對高中學校基本建設、改善教學環境投入的不斷加大,教學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固定資產在資產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這關係到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關係到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更關係到學校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

(三)預算執行不規範。多數學校能夠按照“以收定支,量入為出,略有節餘”的原則,及時完成預算的編制工作,但在預算執行中仍存在專項資金與正常經費混用、擴大支出範圍、人員經費占用公用經費,公用經費占用專項經費、占用往來款等問題,沒有做到按預算計畫使用財政資金、及對資金運用進行分析、評價、監督,失去了編制預算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