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桶裝水質量的調研報告

2、生產設備、技術力量先天不足。一是生產設備先天不足、帶病工作是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的基本原因之一。有的企業灌裝設備工作不正常,工人違章手工進行操作。特別是校辦飲料桶裝水企業多數是簡易灌裝設備,有的臭氧發生機出現卻繼續生產或為了降低成本根本就不更換活性炭、反滲透膜,還有的根本不用任何設備處理水質,就直接將水接進桶,封蓋後冒充合格純淨水。二是技術力量薄弱是通病。大多數小企業缺少既懂食品衛生又懂機械的專業技術人員,多數企業法人代表既是老闆又是操作工,忙時請一、兩名季節工,只圖把水裝進桶,不管產品質量合格不合格。三是檢驗無手段,檢驗人員無能力。有部分企業有檢驗設備並未開展工作,對自己的產品其質量是否合格基本上是心中無數,相當部份企業既沒有檢驗設備和人員,也未向法定機構送樣檢驗,產品就直接出廠。加之一些企業認為自己有關係、有銷售對象,是黃帝女兒不愁嫁,無形地助長了不合格產品和企業生存的空間。特別是部分校辦飲用水企業,認為學校用水是內部銷售,學生不是消費者,因而成了桶裝水生產企業不合格產品和固定收入來源的渠道。

3、包裝水桶不規範,消毒不徹底造成細菌繁殖。目前市場上用來包裝純淨水的桶主要有兩種:pet桶和pc桶。根據國家《定型包裝飲用水企業生產衛生規範》的規定,循環使用必須是由聚碳酸酯(pc)材料製成,以保障回收質量,而我市多數企業使用的是pet材料,比pc桶差,長期反覆使用致使其表面模糊、易變形、不易洗淨、易污染。再加之回收桶污染程度各異,有的企業在消毒時候偷工減料,達不到消毒目的,也有的企業僅有清水沖洗,給細菌繁殖鋪設了溫床,創造了條件。

4、衛生環境極差。我市飲料桶裝水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都設在城鄉結合部或人居集中地段,周圍環境極不衛生,一間廠房30—40個平方米,做個鋁皮箱裝水、修幾個濾池、配幾個活性炭棒就開始生產水,使生產環境“先天不足”,衛生條件難於保證。加之部分業主抱著我要吃飯,我不圖發展,只需解決溫飽,看你把我怎樣。因而,在生產和管理上始終徘徊在企業管理的初級階段,很難保證質量安全。

四、建議與對策

1、抓質量意識,疏通堵塞點。我市飲料桶裝水企業大都處在底子薄、規模小、條件差的境地,與《食品飲用水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要求相差甚遠,大多數企業不具備條件申辦證書,若令其停產,生產者僅有的一點收入也斷了路,因而建議小企業聯辦壯大或轉產,企業要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尤其是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實現“人、機、料、法、環”的全過程管理,動員職工全民抓質量,堵漏洞,促發展。

2、抓典型引路,提高產品質量合格率。進一步深化飲料桶裝水的食品市場準入工作,落實衛生監管職責,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引導飲料桶裝水業向規範化、科學化發展。大力宣傳宏揚優品典型,揭露曝光食品質量違法犯罪行為,提高飲料桶裝水企業陽光工程,指導他們精打細算,改造落後環境的認識。同時,認真落實好政府部門依法行政,做到不越權、不越位,各相關部門強管理,使市飲料桶裝水的總體質量水平有較大提升,並保持長期穩定,以確保廣大消費者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