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專業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教育實踐課程是根據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從本地、本校實際情況出發,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實踐課程一般包括輔導中學生課外活動、參加假日校學生活動和教育調查、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教育實踐課程由學校自行安排,時間一般不少於17周。

<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中學教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活動課程要面向未來中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從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要從師範生興趣、愛好需要出發,要從本校辦學條件的實際出發,綜合考慮科學安排。

(3)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專業的教學設計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重點,根據課程內容較合理設計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恰當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與實踐。

(4)改革創新進展

在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和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上不斷探索,加強,在教,學,做的結合與磨合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能適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網路教學資源建設初具規模,數量不斷增加和設備逐步更新,使之形成較好的運行機制,使教師在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中發揮積極實際的作用。本專業探索出適合本專業特點的考試模式,考核方式較新,力度大。

3.師資結構及水平

本專業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愛崗敬業,富有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副教授4名,講師8名,助教2名,聘有外教3名,“雙師型”教師3名,專任教師均為研究生學歷,具有較強的教學與實踐能力,較新的教學方法與創新意識,科研積極性較高。本專業帶頭人學識水平,實踐能力,執教能力強,重視教學梯隊建設,自覺知道和幫帶青年教師並注重培養良好的團隊文化。團隊職稱,年齡,學歷結構較合理,教師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力度較強。

4.實踐教學條件

現校內有多媒體語音實驗室5個,英文電腦打字室1個,校外15家實習基地。實踐教學條件基本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以良好的實訓基地為依託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利用教學儀器開展有內容的實訓項目。實踐教學項目經過系統設計,訓練內容,考核標準與實際崗位基本一致,具有真實職業氛圍的實訓基地,有實踐教學能力很強的專任教師,學生能夠獲得崗位所需教師資格證書,畢業生獲取“雙證書”的人數達到畢業生的90%以上。學生頂崗實習覆蓋率高,畢業生頂崗實習的管理與考核制度初具規模。本專業已設定第二課堂,教育見習實習等方式培養鍛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不斷加大利用多媒體實驗室,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力度。

5.招生與就業崗位分布

本專業近五年連續穩定招生,且招生規模適度,符合社會需求,近三年第一志願考生數與專業招生計畫數之比,新生報到率均在85%以上。就業率在90%以上,06,07級學生專升本率均為10%.大多數畢業生在本專業所對應的教學崗位工作,起薪較高且較穩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評價較好。

6.職業資格考證培訓

本專業學生教師資格證通過率為100℅,國語2級乙等水平以上率為95℅,08級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為75℅,大學英語六級通過率為30℅,專業四級通過率為10℅.本專業不斷通過課內外、校內外多渠道培養學生教師職業技能,從備課、撰寫教案、說課、講課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通過學生教育見習、實習及其他培訓時間,完善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等手段增強畢業生教學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