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專業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四)實踐教學條件的亟待完善

本專業已設定第二課堂,教育見習實習等方式培養鍛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但多媒體實驗室及英文打字室內機器較舊,數量不夠,外語音像資料,電子期刊資源短缺,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單一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而現代教學對畢業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從本地、本校實際情況出發,開拓多種教學資源,提高語言實驗室及英文打字室的數量與質量,創建學生網路自主學習室,創設外語語言學習環境,建成“網上教學平台”和“學生外語自主學習網路平台”。

通過課內外、校內外多渠道培養學生教師職業技能。在目前課程基礎上嘗試增設教師口語、三筆字、簡筆畫等課程,以及教師職業技能綜合實訓課程,訓練學生教師基本功,又從備課、撰寫教案、說課、講課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還可邀請校外專家參與技能訓練項目,延長學生教育見習、實習及其他培訓時間,完善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等手段增強畢業生教學實踐能力及就業競爭力。

三、今後的改進措施及工作思路

(一)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進措施

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

1.明確團隊建設的重要地位。教師是教學改革與發展中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關鍵,教學團隊整體水平也是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最重要的標誌。所以,一定要增強緊迫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強和加大職業教育、就業教育的研究與發展,使教學團隊建設切實上一個新的台階。

2.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為目標;以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中心;以實踐技能教學、就業教育研究為重點,千方百計建設一支辦學效益好、結構合理、特色突出,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師德高尚、實踐創新、團結協作的教學團隊。

3.發揮教學團隊中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充分調動老教師的積極性的同時,加強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的步伐,建立具有開放、動態、競爭、激勵特徵的教師管理體制,不斷最佳化教師隊伍的職稱和年齡等方面的結構,在競爭中建立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4.採用“企業引進與企業掛職培養相結合,專兼職互補”的建設思路,進一步調整兼職教師結構,最佳化專、兼職教師比例,充分發揮兼職教師在學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的具體措施

1、通“崗前培訓”和“導師制”加強對團隊青年教師的業務指導

教師一入校,就對其進行崗前培訓,進行入職指導。秉承我系的“傳幫帶”優良傳統,繼續完善青年教師的導師制,即新老教師結對子的方式,全面關注他們的成長。一方面,讓青年教師通過崗前培訓與崗位實踐獲取高校教師資格證;另一方面,通過選派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對新教師實行一對一的全面的業務指導,不但向新教師傳授教學方法與經驗,更使新教師了解職業教育,提高職業素養,適應高職教學要求。

2、充分利用教研活動進行教學研討與業務培訓,提升團隊教師職教水平與能力

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研討,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討論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模式,探討如何將其套用到我們的教學中來。我們也會把一些中學英語教學第一線的優秀教師請進來,請他們給我們作講座,與教師進行交流,使教師了解中學英語教學對教師的最新要求。利用教研活動為我專業營造良好的教學與研究氛圍,積極促進團隊教師的理念水平與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