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崗位的調研報告

2、成本核算不真實性

如果是在一個會計期間的,這樣的核算方法不會對當月的成本影響太大。但是,如果部門主管一時疏忽或者是月底嚴重缺料,而在計算月成本當天購入大量半成品製作的原料將會導致成本計算不合理、不真實。

(四)成本控制不全面帶來反作用

1、人工成本增加

人員安排不當,使得加班工資金額較大。薪資管理制度制度規定加班工資按平時、假日、法定假日分別為正常工資的1.5、2、3倍工資。所以每月會有4000-5000元的額外加班費支出。

2、餐飲權責不對稱

我們知道,“收入-費用=利潤”這是一個會計方程式,忽視了對費用的控制。給員工一個誤區:費用的管控與基層員工沒有關係。但是事實上,餐飲部是一個既創造收入又發生成本的相對獨立的業務部門,如果不視為利潤中心管理,就不能能更有效地激發餐飲部控制成本的內在源動力,達到成本投入小、經濟利益大的經營目的。

五、改進措施及注意事項

(一)制定嚴格的採購制度以控制採購成本

1、加強原材料採購計畫與審批流程管理

部門領班晚上根據部門需求、物資儲備情況確定物資採購量,並填制採購單。報送門店經理批准後,白聯交與會計確認,黃聯交與採購人員。根據採購計畫一部分物料下單給供貨商,一部分採購人員自己負責購買。數量嚴格按照採購單進行,防止驗貨時無原則的多收菜品、數量造成浪費。

2、建立嚴格的採購詢價報價體系

首先要選出最可靠的供貨商,建立起抵禦市場風險的定價制度;如:供貨商提供的原料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價格應低於市場正常零售價格。如需調整價格需提前兩天提供報價單。採購人員協同部門主管及會計對各種原料進行市場采價,填報原料市場價格表與報價單對比,主動地控制價格。通過價格與質量的監控有效抵禦市場風險,控制進貨成本。

3、嚴格執行採購驗貨監督制度

驗貨過程嚴格遵照“三方到場確認”原則,供貨商、部門負責人還有會計。驗貨人員要具體核對價格、數量、並驗收質量,對於不符合數量、質量要求的原料及時退貨;對於不同食品原料在儲藏數量、儲藏溫度和存儲時間上進行合理控制;保證日常生產、供應的需要,又不造成庫存積壓。

(二)嚴格執行標準成本制度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1、加強時間卡與報損制度的管理

對於一些成品、半成品做好後要貼好時間期限。部門主管、倉庫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產品保質期限。對於庫存較多的產品要加入當天的特推行列;針對容易變質、變壞的咖啡、果蔬、成品、半成品等物資應制定嚴格的報損報失制度。報損由部門主管上報財務庫管,按品名、規格、重量填寫報損單。報損單匯總後每天報送財務及門店經理,對於超過規定報損率的要說明原因,以便制定相應措施。

2、標準化成本作業操作

對產品的生產質量、產品成本進行量化,即原材料的數量、質量、淨料率、蒸烤時間嚴格按照各部門教材上的標準製作方法執行,邊角料、腐液等用來製作高湯,以實現產品標準化,有利於成本的統一核算和控制。同時通過配菜量的調整、邊角料的合理利用達到降低成本,每一分成本的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另外,加強制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部門定期舉行技能比拼,對於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