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崗位的調研報告

(三)標準化餐飲成本核算體系

1、出庫成本核算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雖然工作量較大,但是可以三到五天出庫一次,以便及時核算出庫原料的成本,及時控制成本。

2、健全外購物料用料、用量、價格分析體系

可以用excel表格來記錄每天稱菜情況,統計每日所購原料的品種、價格、數量;結合營業日報表、日早報、預算數據每日對比,月底匯總,定期分析差異。控制外購物料的成本。

(四)領導帶動完善內控控制機制

1、加強人員管理制度

一方面加大人員招聘,另一方面合理安排人員班次。在餐飲部門各只有5人,外場部只有10人的情況下,餐飲部安排早班1人,中班3人,晚班1人,;外場部早晚班4人,中班2人;分工合作、責任到人,每人每十天調整一次班次,根據部長、領班、收銀、服務員等職位不同合理排休。盡最大的可能減少人員不合理分配帶來的費用支出。

2、建立合理的成本約束與激勵機制

在執行成本各項控制管理制度規定方面,如果能做到從上到下認真貫徹執行,自然會使成本控制深入細節。一方面,培養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加強成本效益觀念。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加強酒店普通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將成本控制意識的培養納入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完善成本控制機制,使權責利對稱。可以從成本率和費用率兩個指標來考核部門績效,讓部門認識到成本費用控制的重要性。

結語:由此可知,餐飲成本控制的範圍包括了原材料、調料等直接成本的控制還包括能源費、工資等間接成本的控制。食品飲料的成本控制、餐飲的推銷和銷售控制的過程中涉及許多環節:採購、驗收、貯存、發料、加工切配和烹調、餐飲服務、餐飲推銷、銷售控制。某個環節控制不嚴都可能導致成本的增加。成本的控制是每個員工都該有的意識,而對於成本控制的執行情況又離不開門店內部管理意識和激勵政策。餐飲成本控制,除保持成本不上升外,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成本每年都有一定的降低幅度,但成本降低總有一個限度,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後,餐企只有從創新著手來降低成本。從技術創新上降低原料用量或尋找新的、價格低的菜品原料替代原有的、價格較高的原料;從工藝創新上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原料的損耗量,提高成品率或一級品率;從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創新上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以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與固定成本含量;從行銷方式創新上增加銷量,降低單位產品的行銷成本。只有不斷創新,用有效的激勵方式來鼓勵創新,才是餐企不斷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