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循環經濟調研報告

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以占全國1.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占全國1/7的工業總產值和10.3%的地區生產總值。但xx能源資源匱乏、人均環境容量全國最小,資源環境條件先天不足。因此,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節能減排,是促進我省轉變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是關係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本報告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體部署,通過組織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現狀,進一步明確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目標和任務,提出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建議。 

一、現狀 

我省XX年被國家列為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省。幾年來,我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關於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第一批)工作的通知》精神,認真抓好循環經濟試點的組織實施工作,加強規劃引導,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加大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推進力度,深化試點,全面推進,取得初步成效。統計資料顯示,XX年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28%,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年度節能目標;XX年全省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分別比XX年下降了4.87%和7.96%,連續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減排目標;XX年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較上年下降17.13%,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為67%,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城市污水處理率82.5%,比上年提高0.68個百分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0%,比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總體來看,我省循環

(四)清潔生產大面積推行。一是依法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制定實施了《xx省清潔生產“xxx”行動綱要》,圍繞淮河、太湖、長江、南水北調沿線等重點流域和化工、印染、釀造、造紙、電鍍、鋼鐵等重點行業,組織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XX年全省共有845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其中自願審核717家、強制審核128家。1997年以來,全省累計審核企業達3600家,在全國名列前茅。二是加快

實施清潔生產方案。堅持“積極主動、先易後難、持續實施”的原則,積極推進先進清潔生產工藝技術改造方案的實施。“xxx”前兩年,全省1650家企業在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基礎上,投資18億元,實施XX項中高費改造方案。3600家企業,累計節能900萬噸標準煤,企業削減主要污染物20%,增收節支效益達60億元。三是加大省級扶持力度。XX年以來,運用發展循環經濟、污染防治、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等專項資金支持了多個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工藝改造項目的實施。四是拓展審核領域,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清潔生產審核正在向一、三產業拓展。 

(五)技術開發套用取得新進展。一是組織力量在資源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清潔生產及環境友好材料等相關領域開展了科技攻關,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xx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針對目前公路養護建設中出現的大量瀝青路面舊料處理及恢復路面瀝青材料性能和路用性能問題,自主研發出高效瀝青再生劑,這種瀝青再生劑套用於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夠節約大量的瀝青和砂石材料,有利於處治廢料、節省能源、保護環境,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我省開發的陶瓷分離膜技術在許多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開發的樹脂法處理有毒有機化工廢水技術在核心技術上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二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技術套用領域,以減量化為重點,套用餘熱余壓利用等技術實施技術改造,推動了循環經濟共性技術的推廣套用。在“xxx”前兩年共實施了260多個項目。其中工業餘熱余壓利用項目61項,能量系統最佳化(系統節能)項目65項,廢棄物資源化項目75項。 

(六)政策體系框架基本形成。一是加強規範和引導。省政府先後出台《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若干政策措施》、《推進環境保護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等檔案,分別從強化產業政策導向、健全價格槓桿調節機制、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大經濟調節。去年在全國率先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從XX年7月1日起,提高廢氣排污費徵收標準。落實差別電價政策,提前實施國家規定的差別電價加價標準。三是推進市場化運營。努力形成多元投入機制。全省已有500多家排污單位實現了治理設施的市場化運營。去年全社會環保投入510億元,占gdp的比重比XX年提高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