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整合資源,創新幹部教育機制,服務科學發展

根據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以“整合資源,創新幹部教育機制,服務科學發展”為主題,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唐子華同志領題開展了幹部培訓調研。此次調研採取座談交流、個別走訪、調查問卷等方式進行,共深入鼠場鄉、大塘鎮、者密鎮等鄉鎮和扶貧辦、財政局、審計局、司法等部門聽取意見,組織召開了8次座談會,鄉鎮科級領導幹部、中層幹部、一般幹部和村幹部代表,部門領導幹部、中層幹部、一般幹部代表參加座談會;向11個鄉鎮、4個部門發出、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22份,其中:科級幹部60份,股級幹部31份,股級以下31份;50歲以上10份,40至50歲33份,30至40歲61份,30歲以下16份。課題組通過座談、走訪聽取意見和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討和交流,基本上掌握和歸納出了幹部教育培訓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一、我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XX年以來,我縣共完成各類主體培訓班次110期,培訓幹部5630餘人次,培訓情況見圖1、圖2。

在培訓地點上,XX年以來,選派29批次計1160人次赴省外考察培訓,選派29名幹部赴縣外、省外掛職鍛鍊,委託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民族學院、貴州財經學院舉辦培訓班6期計330人次。在培訓經費上,XX年以來,儘管縣財政十分有限,但每年均把幹部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此外,教學方式上,互動式、體驗式、研討式等得到逐步運用,還嘗試了拓展訓練;陣地建設上形成了縣委黨校、省內高校、省外基地一體的格局。

在組織部門舉辦主體培訓班次的同時,不少鄉鎮、部門也積極履行培訓職能自主辦班,截止XX年底,鄉鎮、部門舉辦各類培訓班共培訓各級各類幹部22703人次;涉農部門組織開展綠證培訓2186人次;4074人參加了計算機中級套用能力培訓。

XX年以來,我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經歷了從摸索起步到穩步前進再到開拓進取的過程,培訓經費不斷增加,培訓方式從單一化到多樣化,培訓陣地從片面化到立體化,培訓人數從小範圍到大規模,形成了切合幹部實際、獨具縣情特色的幹部培訓總體格局。

從調研的總體情況來看,大家普遍認為近年來我縣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很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從收回的122份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近五年來累計參加脫產培訓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有18人,2個月以上的16人,1個月以上的9人,1個月以下的63人,沒有參加過培訓的14人;認為我縣幹部教育培訓沒有力度的僅有4人,占3.28%,認為有力度、力度很大的有107人,占87.7%。

綜合分析我縣近年來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能夠緊緊圍繞素質和能力雙提升這一目標,著力推進規模、質量、效益相結合,貼近縣委、政府中心工作,貼近幹部實際需求,積極整合資源,創新方式方法,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所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縣幹部培訓工作面臨不少新形勢和新任務:

從縱向看,黨的xx大提出“繼續大規模培訓幹部”,掀起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幹部高潮,這一輪培訓任務更加繁重,培訓數量、質量都應比上一輪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要翻幾番。我縣近年來開展培訓中,重點放在科級幹部層面,雖然兼顧了其他幹部,但多是短期業務培訓,時間、質量都不夠理想。目前我縣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有幹部職工5649人,其中副科以上領導幹部405名,專業技術人員3909名,其他幹部1335名。按照XX年以來平均每年培訓1126人次來計,5年可基本實現全縣所有幹部輪訓一遍,但5年間幹部就平均只能擁有一次培訓機會,並且還是短期培訓,培訓時間遠遠達不到要求,培訓效果更是難以得到保證。因此,要深入推進新一輪大規模幹部培訓戰略任務的實施,任務相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