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整治調研報告

為全面掌握**州州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改進工作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專項整治工作任務,根據《雲南省關於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專題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州認真開展了專項調查研究,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政府工作情況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於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州實際,及時成立了以州人民政府楊元茂副州長為組長,分管食藥監和衛生的2個副秘書長、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和州衛生局局長為副組長,宣傳、監察、質監、工商、畜牧獸醫、財政等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州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州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立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專項整治工作的日常事務。州政府下達了《**州開展打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楚政辦發〔XX〕1號),明確了整治工作的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分步驟、分階段,有計畫的組織實施專項整治工作。全州10縣市、州級各相關部門也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分別成立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建了工作機構,確定了信息收集報送聯絡員。10縣市的領導小組均由政府分管副縣市長擔任,整治機構工作方案,均以政府紅頭檔案下發,有力地保障了專項整治工作在全州範圍內的深入開展。同時,將整治任務、整治目標、整治範圍、時間安排和舉報投訴電話通過各級政府和部門網站、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公告。專項整治以來,州級領導小組召開會議4次,縣市領導小組召開會議28 次;州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4次;縣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31次;州級領導小組共編髮簡報3期。縣市領導小組共編髮簡報24期。

二、監管保障情況

州縣兩級政府年初已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目前,州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10縣市縣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在積極向政府申請專項整治經費,各部門投入專項整治經費20萬元。我州已基本建立了檢測網路,質監、工商、衛生、農業、畜牧部門均有相應的檢測機構和設備,檢測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監管工作的需要。州、縣市兩級均制定了食品安全抽驗監測計畫,確定監測重點單位和重點品種。建立了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各級各部門均制定下發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及操作手冊,食品安全制度較為健全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

三、基本情況

我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3.16萬畝,總產量117萬噸。認定產業化州級龍頭企業102家。81家企事業單位的143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質量認證,其中,獲得有機食品認證8個,綠色食品認證32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00個,累計認定農產品原料種植基地面積99.18萬畝,產量35.27萬噸。156家企業的169個產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1183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已100%簽訂了食品安全質量承諾書,縣城以上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和超市399個,農村食雜店8846個,餐飲業6786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30個,牛羊定點屠宰廠(場)2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2家,食品添加劑銷售企業7家,奶牛養殖場1個,無獸藥、飼料及飼料原料生產企業。

食品源頭情況 我州各級政府和農業、畜牧獸醫等部門高度重視農、獸藥管理,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農產品種養殖都建立來健全到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等使用記錄;從去年以來,全州未發現使用禁用獸藥、限用農藥等違法行為;無經營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等五種高毒高殘留農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