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台胞基本情況急待解決問題調研報告

按照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XX)8號檔案的要求和我會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第一階段工作安排,我帶領辦公室的二位同志通過全面摸底走訪,就全市定居台胞的基本情況和他們當前急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此次調研的題目是:全市全市定居台胞的基本情況和當前急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經摸底調查,解放前遷居我市的台灣籍同胞已從第一代繁衍到第四代,總計53人。其中第一代2人(蔡老和簡老)。第二代13人(鍾淑華、陳生源、胡根生、賴明德、謝秀蘭、陳宜寧、吳薔薇、簡秀英、簡秀蘭、簡軍10人為城鎮戶口;徐治源、胡櫻花、丁松青3人為農村戶口)。第三代26人(鍾燕、石磊、阮凡、簡磊、賴雲風、賴國棟、胡芳麗、謝堃、鍾良、王歡、陳喆、謝娟、陳龍、劉海濤、鍾俊15人為城鎮戶口;徐月慶、徐月琴、徐月賢、徐新、丁南雁、丁李飛、徐達雲、徐正雲、徐榮霞、徐滿霞、胡云珍11人為農村戶口)。第四代12人(5人為城鎮戶口;7人為農村戶口)。53名台灣籍同胞中年齡最大的是蔡老92歲,1917年出生;簡老83歲,1926年出生。年齡最小的2歲(陳宜寧同志的外孫)。

第一代台胞蔡老和簡老均為離休人員。不存在生活困難和就醫難等問題。第四代年齡尚小,或上國小或在襁褓之中。存在就業、養老和醫療問題的主要群體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如第二代13人系城鎮戶口的10人中,只有簡軍在職,其餘2人已辦內退手續,6人辦了退休手續。鍾淑華雖已64歲,因其所在單位宿松縣軋花廠早已倒閉,鍾淑華沒有能力繳納養老保險,所以直到現在拿不到退休金,醫療保險每年自掏腰包交納120元到社居委。胡根生在達到退休年齡時,四處借錢補交6000多元養老保險金後,才給其辦理退休手續。醫療保險也是自己拿錢交到社居委。已辦理退休手續的6人中,有2人在退休後各自拿出壹萬餘元一次性繳納了醫療保險費(即陳生源和陳宜寧)。其中陳生源因身患糖尿病等疾病,需常年吃藥或住院,迫不得已四處籌措資金一次性繳清了醫療保險。簡軍雖有工作,月收入壹仟元左右,但妻子下崗失業,身體多病,自己拿錢繳納養老保險後,再無能力繳納醫療保險費。孩子又在上大學,所以家庭生活相當困難。、

身為農村戶口的三人中(徐治源、胡櫻花、丁松青)徐治源、胡櫻花都已年過花甲,徐治源每月發100元生活費,胡櫻花靠子女撫養。胡櫻花和丁松青兩人都自己拿錢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徐治源的醫療保險也是自己拿錢交到社居委。

第三代26人。身為城鎮戶口的15人中,有3人工作比較穩定(鍾燕、石磊、阮凡)。1人上大學(簡磊)。6人在外打工(賴雲風、賴國棟、胡芳麗、謝堃、鍾良、王歡)。5人下崗失業,有時做做臨時工(陳喆、謝娟、陳龍、劉海濤、鍾俊)。26人中下崗失業的5人生活相當艱辛。有的孩子小,需在家看護孩子;有的因無一技之長,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其中宿松縣鍾淑華的大兒子下崗後為了養家餬口,只得四處借貸買了一輛二手計程車。因辦不到營運證成了“黑戶車”,經常遭遇罰款。

身為農村戶口的11人。1人是在校學生(丁李飛),1人失業在家帶孩子(徐月琴),5人在外打工(胡云珍、徐月慶、徐月賢、徐新、丁南雁),4人在家務農(徐達雲、徐正雲、徐榮霞、徐滿霞)。此11人都未買醫療保險。

總之,定居我市的台灣籍同胞因歷史原因,他們的工作單位系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工礦企業、商店居多,單位倒閉、下崗失業,他們首當其衝。他們就醫難、生活窘迫狀況,省、市各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市委統戰部都很關注,並為此多次做過努力。其中動作較大的一次是XX年2月27日,市委副書記程繼兵在市委統戰部多次反映後,親自召集由市委統戰部、市台聯、市信訪局、市工商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工會領導參加的會議,專題協調解決我市定居台胞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問題。程繼兵副書記要求市委統戰部、市工商局、市勞動保障局等單位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1981]38號檔案關於“對生活困難的台灣同胞,要採取各種辦法給予補助,使之不低於當地中等生活水平”的精神,逐步解決生活困難問題。會後,市工商局、市工會認真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對個別生活非常困難的台灣籍同胞進行了較為妥善的安排。台胞吳登樓的遺孀因和養女關係緊張,我會多次與三城寺念佛堂聯繫,將老人送到該處生活。老人病故後,我會又與念佛堂的居士們及簡軍同志一道共同將老人後事料理完畢。XX年,通過省台聯的積極爭取,我市5名60歲以上的台灣籍同胞(陳生源、胡根生、徐治源、賴明德、鍾淑華)都領取了每月100元的生活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