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發展黨員公示制調研報告

為適應新形勢對發展黨員的要求,我市由點到面推行了發展黨員公示制,把原先看來“神秘”的發展黨員工作向民眾全過程公開,在納新和轉正兩個階段把發展、轉正對象進行為期10天的公示,有效地保證了發展黨員的質量,這一做法受到了廣大黨員民眾的好評。

一、動因

1999年下半年,我部接到舉報,反映某鄉鎮發展黨員存在程式問題。經查,問題屬實,查處此事的同志,從調閱的黨員檔案中看出,少數新發展的黨員文化不高,素質偏低,缺泛先進性和代表性,這一現象引起了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及時對全市發展黨員工作情況組織了調查,發現有的基層黨組織對新時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真正把發展黨員工作擺上位置,工作比較被動,缺乏主動性;有的基層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看現象多,看本質少,有的甚至感情用事,憑個人關係的親疏論好與差,有的用經濟實績代替黨員標準,把入黨作為一種“獎勵”,缺乏嚴肅性和原則性;有的新黨員素質不高,對自身要求不嚴,成為預備黨員後,又放鬆學習,把自己等同於一般老百姓,不能發揮黨員的作用。上述問題雖不突出,但長期以往必將嚴重損害黨的威性和黨員的純潔性。對此,我們借鑑幹部任用公示制度的經驗,從XX年起在全市普遍推行了發展黨員公示制。

二、做法和效果

我們在推行發展黨員公示過程中,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為依據,堅持原則性和可行性相結合,注重調動黨內外民眾的民主意識和監督意識,主要步驟是做到“四個明確”:

1、明確公示的內容。公示對象為經過支部委員會討論,擬接收為預備黨員的發展對象和轉正前預備黨員。公示內容不僅包括了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在重大政治鬥爭中的表現,勤政廉政情況,平時工作表現,而且包括了公示對象參加工作時間,第一次申請入黨時間,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時間,以及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情況;預備黨員預備期起止時間,預備期主要表現等。

2、明確公示的形式。對發展和轉正對象,既可在監督對象的工作單位或地區進行,又可以擴大到其原單位或地區進行。公示形式可採取張榜公布或召集會議等。公示時間為10天。

3、明確公示的程式。入黨積極分子經過一年以上培養教育後,在聽取黨小組、培養聯繫人和黨內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經黨支部委員會討論同意方可列為發展對象,黨支部要在其發展前,履行公示程式,公示無異議之後,發給入黨自願書,再提交支部大會討論是否接收為預備黨員;經過一年預備期教育和考察的預備黨員,黨支部在其轉正之前,履行公示程式,再提交支部大會討論是否轉為正式黨員。黨委對公示過程中,沒有不同意見或沒有原則性問題的發展、轉正對象,在黨支部書面報告公示結果後進行審批。

4、明確公示的反饋。公示內容張榜公布後,個人、集體和組織均可向公示對象所屬支部或上級黨組織反映有關情況。黨組織在情況調查核實後,填寫反饋意見單,傳送到反映情況者手中或對外公布。市委組織部和基層黨委同時設立監督電話,對有關政策諮詢,當日予以答覆,反映的問題10日內進行調查核實,並予以答覆。對公示中反映的問題,經核實,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發展或轉正:①政治思想品德有問題的;②違反計畫生育政策的;③違紀違法正在查處或處理不足三年的;④其它不具備黨員發展條件的。預備黨員遇到以上問題,按程式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

實踐證明,推行發展黨員公示制,是新形勢下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提高新黨員質量,保證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效手段,是把擴大民主從積極分子考察環節延伸到吸收決策階段,把民主參與的範圍由部分黨員、民眾擴展到廣大黨員民眾,體現了堅持黨要管黨原則與充分發揚民主、走民眾路線的有機結合。有利於黨組織更全面、準確了解發展對象,減少發展工作的失察,有利於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有利於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在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自我約束。主要成效表現在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