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某縣糧食生產情況的調研報告

(六)抗災害,奪高產,確保大災之年糧食總產不減

近年來,xx縣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溫乾旱,夏旱和秋旱,特別是XX年的夏旱最為嚴重,全縣受災面積192.6萬畝,其中嚴重乾旱面積104.2畝,瀕臨絕產面積13.4萬畝。災情發生後,xx縣委、縣政府向全縣發出了“全縣人民總動員,眾志成城抗夏旱”的號召,並確定了“保糧食作物、保水田、保種子田、保科技示範園區”的工作思路,通過採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抗旱資金投入、組織科技人員下村指導、搶修灌溉工程、套用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集中全縣力量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在抗旱期間,全縣3,038眼抗旱機電井全部啟動,每天出動抗旱人員平均達1.8萬人次,車輛1.2萬餘輛,澆灌總面積達到145萬畝。在資金投入上,共投入1,605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510萬元,農民自籌890萬元,縣內龍頭企業幫扶50萬元,全縣職工幹部捐款55萬元,縣直部門幫扶100萬元。利用抗旱資金全縣共維修抗旱機電井1,500眼,新打抗旱水源井915眼,購買人工增雨火箭彈和防雹彈1,050枚,下擺抗旱柴油500噸。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xx縣的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糧食總產達到58.4萬噸,比XX年增加了5.4%,從而實現了受災不減產的工作目標,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四、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制約糧食生產發展。近年來,由於村集體和農民投入能力嚴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設籌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導致水利工程欠帳較多,遇有災害農民損失慘重。

(二)農機裝備落後,缺少大型農機具,耕作水平較低。目前農民使用的農用拖拉機大部分是在30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機械,現有大機械馬力不足,達不到標準化深松整地要求,影響到整地效果。

(三)農民種糧收入減少,投入相對不足,形成惡性循環。由於農資價格的上漲和糧食價格的下調,形成了投入和收入剪刀差,使農民種糧效益逐年下滑,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受挫。

(四)農民素質差,種田水平低,先進技術沒有實施到位。部分農民仍然沿襲陳舊的耕作方式,雖然縣、鄉多次舉辦培訓班、電視技術講座。但是有些農民就是不接受,有些套用了但是因為到位率較低,沒有發揮出先進技術增產增收的作用。在推廣水稻大棚育秧和深松整地上,有些農民就有牴觸情緒,不接受。

(五)龍頭企業小,帶動能力差,市場拉動力弱。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起伏大的情況下,龍頭企業的作用尤為重要,縣內的龍頭企業加工規模小,除了水稻外,其它糧食品種只能原字號出售,並且除市場價,沒有價格保障。

五、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

1、加強農機化建設。以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為契機,積極向上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大力發展農機作業合作社,服務公司。通過發展農機化,推進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加快現代農業作業區建設,抓好北崗現代化農業試點工作,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XX年農機合作社要發展到10個,農機作業率達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萬畝,其中深松整地60萬畝。同時,紮實推進水稻育秧大棚建設,增加育秧總量,擴大機插面積,提高耕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