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建設局黨委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的調研報告

三是加強協調溝通,及時解決共建中的突出問題。隨著社區黨建工作的發展,社區黨員隊伍的不斷擴大,社區工作責任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況且目前我縣絕大多數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任主任或副職,要解決處理大量具體而繁雜的工作,特別是受到資金、人手等條件的限制,有些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為了幫助他們工作,局黨委要求進社區工作的黨員要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積極努力地去開展服務。各支部按照“共建、自願、互利、服務”的原則,充分發揮在職黨員的作用,積極主動地與社區開展協調共建。如慶豐社區為了組織開展大型活動,以前不得不四處“化緣”,這次,他們把想法和縣建築設計院支部領導進行交流,得到了設計院的支持和贊助。彎子口市民休閒廣場是市民活動的中心,市民在自娛自樂的同時,經常為音響設備無處搭電犯愁。設計院支部得知後,無償為她們提供電源,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職黨員工作量大,活動次數有限,影響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目前城市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是滿負荷運轉,僅靠目前的“有意識、有目的”活動,從精力和時間上講,很難達到正常有序開展工作的效果,工作缺乏延續性。

二是社區經費不足,增加了開展活動的難度。目前,各社區辦公條件雖有了較大改善,政府財政每年也劃撥了一定的辦公經費,但還不能滿足社區開展各項工作的需求。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的經費,靠黨建經費自留部分已是杯水車薪。靠駐區單位的贊助開展活動,十分有限,也不是長久之計。如縣房地產開發公司支部為解決東門社區辦公難,在XX年專門出資為社區租了一套門面房,但由於社區人手少,且缺少懂經營的人才,最後只好把門面房轉租給他人,賺點租金貼補辦公經費。由於缺乏經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必要的大型活動無法開展,電話不敢多打怕超支,連住院慰問、購買表彰獎品都成了犯愁的事。由於活動場地太小,開支部大會坐不下,看黨員電教片只能分批次進行。

三是在職黨員進社區的責任心不強。對參加社區黨建工作的認識不夠到位,少數支部沒有積極組織,常常“一陣風”,部分黨員又缺乏自覺性,不能主動參加社區活動。目前大部分在職黨員的“單位黨員意識”較強,“社區黨員意識”較弱,沒有意識到自已作為社區居民與社區黨建的相關性,沒有認識到身居社區參與社區黨建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四是有些社區對“共建”的意識淡薄,積極性不高,少數仍停留在應付上,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黨建缺乏有效的措施。

五是由於對在職黨員實行單位與社區雙重管理、監督的制度尚未真正落實,這是在職黨員進社區很難推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考與對策

今年是“xxx”規劃的啟動之年,也是落實中央六中全會和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兩個率先”和創建“五個好”部門黨委以及進一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改革創新的重要一年,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大政方針看,抓好在職黨員進社區意義十分重大,任務更加緊迫。因此,各級黨委必須高度重視,著力推進在職黨員融入社區活動,並從以下幾方面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