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產業開發調查情況匯報

建  議

第一,要確立小水電開發的戰略地位

水電資源是一種清潔能源,可再生利用,發展小水電產業符合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我縣水能可開發量達43.7萬千瓦,如果在XX年內能開發70%,總裝機達到30萬千瓦,按年利用4000小時、年均發電量12.2億度、單位電量均價0.26元推算,電站年收入可達3億多元,按中小型電站電量各占一半,綜合稅率13%計算,可創稅收4000萬元以上。如果利用小水電就近帶動高耗能企業發展,按汝城縣現有效益水平計算,高耗能企業年產值可達3.3億多元,年創稅收XX萬元以上,兩項合計超過6000萬元。因此,我縣要把小水電作為一大支柱產業著力培植,堅持“以林養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以工富農”的發展思路,在整體工作部署上突出發展小水電產業。要明確戰略目標,制定發展規劃,突出工作重點,促進小水電快速高效發展。

第二,要完善政策,規範管理

要儘快成立小水電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在全縣小水電產業建設中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縣委、縣政府要儘快出台關於加快發展小水電產業的決定,對全縣小水電開發進行政策規範和引導。要統籌規劃,規範管理,確保資源有序開發。要簡化手續,減免規費,最佳化環境。要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鼓勵幹部職工參股開發小水電,協調引導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投入,形成小水電開發的多元投入機制。要積極推進現有小水電企業改制,鼓勵現有小水電站特別是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積極吸納民間資金,消化自身債務,加強管理和技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加強協調,解決矛盾。政府可以就電價、稅收等問題直接向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爭取上

級的重視和支持。同時要協調小水電和電網之間的矛盾,平衡利益關係。

第三,要加快電力市場建設

要推進小水電輸配電網路建設,增加輸送電通道,實行跨區域交換電力電量,打破單一的電力市場格局,形成競價上網機制。要從根本上改變我縣小水電發展的被動局面,唯一的出路是打破壟斷,建立具有競爭條件的電力市場環境。目前,縣水利局提出了連線部分小水電站建立自有網路向桃源等周邊縣輸送電量的構想,得到省水利廳的重視,是我縣電網建設和小水電開發的一個良好機遇。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建立開放的小水電開發機制。要明確政策,支持小水電就近供電,實行自發自供;允許小水電和電網實行互供、轉供和同月同時段電量互抵,公平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