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公共設施管理的調查

城市建設和管理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和首要任務。城市建設主要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個方面;城市管理則是一項社會性系統工程。它包羅萬象,關係到千家萬戶,大到人們的生存環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從根本上講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最終目標都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近幾年,我市加快城市建設改革步伐,強化了城市管理,城市建設和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雲岡旅遊專線改造、城市集中供熱一期工程、集貿市場建設、西郊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兩路拓寬、城市綠化、廣場建設、迎賓大橋建設、古城舊街的保護修繕、小區建設和管理等都為我市增添了靚麗的一筆。我市不僅被國家評為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雲岡石窟還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然而,由於歷史欠帳較多,我市作為一個較大城市,其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與自身地位很不相稱,與多數中等城市特別是較大的市相比,建設和管理差距逐年加大。落後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影響了我市的對外形象,並制約著我市的經濟發展。著眼發展,重振大同雄風,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尤為重要。圍繞這個問題,三月上旬,我們先後深入市規劃局、市政公用局、環保局、建委、節水辦及部分街區、集貿市場進行了專題調研,並給市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供此項專題調研報告,供代表審議此專題時參考。通過調研,我們認為,我市城市建設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規劃滯後,標準不高。我市的總體規化是84年制定的(97年制定的至今未獲批准),到目前分規和詳規都沒有出台。由於規劃的龍頭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十多年以來,城市建設就項目論項目而對大同這樣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工業城市在城市特點方面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市建設缺乏超前意識、形象意識和商品意識,出現了舊城不舊,新城不新,既不傳統,又不現代的現狀。二是城管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機構改革前,我市城管體制繁鎖複雜,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條塊縱橫交錯,政出多門,說起來是齊抓共管,實際是關係鬆散,職責交叉,各自為戰,形不成整體的城管合力。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嚴重匱乏。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如何,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由於近幾年,我市經濟不景氣,加之缺乏經營城市的觀念,政府投入到城市建設和管理上的財力有限,致使城市建設形成了瓶頸制約。四是城管部門經常化、規範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經商,亂倒垃圾、違章建築、破壞綠地、戶外廣告和野廣告混亂等現象長期得不到徹底整治,嚴重損害了市容市貌。五是我市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六是執法力度不夠,缺乏必備的制約和強制性。城市建設和管理要上檔次,離不開強有力的法律法規等制約手段作保證。但近年來,我市規劃缺乏權威性,人為因素嚴重。城市管理執法不到位的現象非常普遍。形勢逼人,不進則退。認真研究探討我市建設和管理的問題,已是當務之急。

1、加大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力度。嚴格貫徹執行《規劃法》,充分發揮規劃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龍頭作用。一要搞好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形象的塑造,關鍵是規劃。市政府要儘快制定出台XX年-2024年我市總體規劃,在此基礎上制定好分規和詳規。對御東新區分區規劃要抓緊論證工作。總體規劃要吸取歷史教訓,汲取百家之長。堅持高起點,高品位,使規劃思路和群體建築風格既體現古城風貌,又洋溢現代氣息,能夠適應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的需要。二要嚴格執行城市規劃。在執行規劃上,必須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審批一支筆,管理一條龍。對違章違法建築要不徇私情,嚴格執法,樹立規劃權威。對城市重點開發建設項目要進行合理布局,體現政府行為。特別是小區的開發建設要做到功能配套齊全。同時,調整好間距比例,解決好建築物密集、遮光問題,留出空地搞綠化。《大同市古城保護規劃》已經頒布,在舊城區開發改造,要強化一類區的保護力度。城市所有大的建築工程規劃設計和小區規劃設計都要進行公開招標,對所有建築設計特別在結構和抗震性能方面進行審查。並要克服以往停車場嚴重不足,住宅小區環境容量標準不高及公用設施不配套等問題。三要加強市場規劃管理。集貿市場作為城市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的交易場所,是城市的公共設施,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城市規劃要把集貿市場規劃作為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市已建成集貿市場10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部分建成的集貿市場未投入使用。馬路市場和違章占道經商現象依然嚴重。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建立完善的集貿網路和強有力的市場管理體制。市場建設和管理必須齊頭並進,標本兼治。市場建設應堅持科學論證,統一規劃,布局合理,簡易便民,收費低廉的原則。對市場的管理,規劃、工商、市政公用局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規範管理,力爭今年一次性取締我市的馬路市場、增強市容市貌的良好觀瞻。